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曹秋荣

字数:1503 2025-09-14 版名:教育理论
  初中化学具有知识点繁多、零散的特点。若复习课采用“填鸭式”方法总结归纳知识点,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难以形成知识体系。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工具,能将零散知识结构化、网格化,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中的作用
  1.梳理知识体系
  在思维导图中,我们以各章节知识主题为核心,分支延伸相关概念、原理等。例如,以“碳及其化合物”为中心主题,分支可延伸出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二氧化碳的制取、性质、用途及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等知识,让学生清晰把握知识脉络,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2.提升思维能力
  在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学生须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整合,这促使学生思考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如绘制金属相关知识思维导图时,学生要思考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锻炼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不同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各具特色,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增强记忆效果
  思维导图运用色彩、图形、线条等元素,刺激学生大脑,增强记忆效果。相较于单纯文字笔记,更易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如用不同颜色标注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用图形表示物质的微观结构,能帮助学生快速回忆所学知识。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策略
  1.教师示范引导
  在复习课初始阶段,教师先进行思维导图绘制示范。以“常见的酸和碱”复习为例,教师在黑板或多媒体上展示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先确定中心主题“常见的酸和碱”,接着从酸和碱的定义、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用途、酸碱中和反应等方面展开分支,边绘制边讲解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理解绘制思路和方法。
  2.学生自主绘制
  在学生熟悉思维导图绘制方法后,教师布置复习任务,让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如复习“化学方程式”章节时,学生以“化学方程式”为主题,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步骤、配平方法以及常见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等方面进行绘制。在学生绘制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制图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独特的图形、标记来呈现知识。
  3.小组交流完善
  在自主绘制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如“溶液”相关知识思维导图,有的学生对溶解度曲线的分析更全面,有的对溶液配制步骤的总结更细致。通过交流,学生对思维导图进行补充和完善。小组推选优秀作品在班级展示,进一步拓宽学生思路。
  4.结合习题巩固
  将思维导图与习题相结合。教师根据复习内容设计针对性习题,让学生在解题前,先通过思维导图梳理相关知识。如在做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推断题时,学生先回顾金属活动性顺序思维导图中金属与酸、盐反应的规律,再运用相关知识解题。通过习题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检验思维导图对知识掌握的辅助效果,有助于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三、应用思维导图的注意事项
  1.避免形式化
  不能只注重思维导图的美观和形式,而忽略知识的准确性和逻辑性。要引导学生将重点放在对知识的梳理和理解上,确保思维导图真正服务于知识复习。
  2.关注个体差异
  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思维导图的绘制水平也不同。教师要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和应用方法。
  3.合理控制时间
  复习课时间有限,教师要合理安排思维导图绘制、交流和习题练习的时间。避免因时间过长导致复习进度滞后,或因时间过短无法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中具有显著优势,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提升思维能力、增强记忆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遵循相关注意事项,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优化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的化学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陕西省陇县南道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