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的周记本
□朱卫东
字数:973
2025-04-30
版名:文苑
开学第二周的语文早读课上,我在巡视时发现最后一排的林小满没有读课文。这位新转来的插班生低着头,正在一个用蓝布包着的本子上写着什么。
“林小满,早读要读出声。”我轻轻敲了敲她的课桌。
她慌忙合上本子,但我已经瞥见本子里夹着的几片枯叶,还有一张密密麻麻写满小字的纸。
收周记本时,她的本子总是最后一个交上来。那天课间,我在图书角找到了她。她正对着窗外发呆,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个蓝布本子。
“在看什么呢?”我在她旁边坐下。
“老师,”她声音轻得像羽毛,“您看见那只麻雀了吗?它每次落地都要先跳三下。”
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只麻雀正在草坪上蹦跳。这个细节我以前从未注意过。
翻开她的周记本,里面记录的都是这样细致的观察,“3月12日,张明回答问题前总会摸一下鼻子”“教室第三扇窗户的裂缝像棵小树”……而夹在里面的那张纸,是她以前被退回的作文,上面是几个刺眼的红字——“离题,重写”。
第二天的班会课上,我让大家分享最近发现的一个小细节。当林小满怯生生地站起来说“粉笔灰落在讲台上像下小雪”时,教室里响起了几声嗤笑。
“真会编!”后排传来一道不和谐的声音。林小满的耳根瞬间红了,手指紧紧攥住衣角。
放学后,我在一个空教室里发现了她。她正对着窗玻璃哈气,然后在湿漉漉的玻璃上画画。
“老师,我是不是很奇怪?”她突然问,“大家都说我总是注意一些没用的东西。”
“怎么会呢?”我指着她在窗玻璃上画的小猫说,“你注意到热气遇冷会凝结,这不就是物理课上讲的液化现象吗?”
从那天起,我每周都会留一个“发现小任务”:找出校园里最有意思的声音;记录同桌的三个小习惯;发现身边独一无二的颜色……林小满的眼睛越来越亮,那个蓝布本子渐渐被写满了。
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上,林小满的妈妈忧心忡忡地找到我,说:“老师,小满整天记这些东西,会不会影响学习?”
我翻开林小满的周记本,说:“您看,她现在能把雨天操场上的人物描写得生动有趣,这都要归功于平时的认真观察和不断积累啊。”
期末的校园文学奖评选会上,林小满的《教室窗外的四季》获得了一等奖。台下坐着她的母亲和同学们。当听到自己的名字时,她下意识抱紧了那个蓝布本子,笑容像阳光下的露珠一样明亮。
那一刻,我忽然想起初见她时的场景:春风吹动她额前的碎发,她整个人像含羞草般瑟缩在角落。而现在,她站在话筒前,声音清澈而笃定:“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值得记录的美好……”
“林小满,早读要读出声。”我轻轻敲了敲她的课桌。
她慌忙合上本子,但我已经瞥见本子里夹着的几片枯叶,还有一张密密麻麻写满小字的纸。
收周记本时,她的本子总是最后一个交上来。那天课间,我在图书角找到了她。她正对着窗外发呆,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个蓝布本子。
“在看什么呢?”我在她旁边坐下。
“老师,”她声音轻得像羽毛,“您看见那只麻雀了吗?它每次落地都要先跳三下。”
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只麻雀正在草坪上蹦跳。这个细节我以前从未注意过。
翻开她的周记本,里面记录的都是这样细致的观察,“3月12日,张明回答问题前总会摸一下鼻子”“教室第三扇窗户的裂缝像棵小树”……而夹在里面的那张纸,是她以前被退回的作文,上面是几个刺眼的红字——“离题,重写”。
第二天的班会课上,我让大家分享最近发现的一个小细节。当林小满怯生生地站起来说“粉笔灰落在讲台上像下小雪”时,教室里响起了几声嗤笑。
“真会编!”后排传来一道不和谐的声音。林小满的耳根瞬间红了,手指紧紧攥住衣角。
放学后,我在一个空教室里发现了她。她正对着窗玻璃哈气,然后在湿漉漉的玻璃上画画。
“老师,我是不是很奇怪?”她突然问,“大家都说我总是注意一些没用的东西。”
“怎么会呢?”我指着她在窗玻璃上画的小猫说,“你注意到热气遇冷会凝结,这不就是物理课上讲的液化现象吗?”
从那天起,我每周都会留一个“发现小任务”:找出校园里最有意思的声音;记录同桌的三个小习惯;发现身边独一无二的颜色……林小满的眼睛越来越亮,那个蓝布本子渐渐被写满了。
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上,林小满的妈妈忧心忡忡地找到我,说:“老师,小满整天记这些东西,会不会影响学习?”
我翻开林小满的周记本,说:“您看,她现在能把雨天操场上的人物描写得生动有趣,这都要归功于平时的认真观察和不断积累啊。”
期末的校园文学奖评选会上,林小满的《教室窗外的四季》获得了一等奖。台下坐着她的母亲和同学们。当听到自己的名字时,她下意识抱紧了那个蓝布本子,笑容像阳光下的露珠一样明亮。
那一刻,我忽然想起初见她时的场景:春风吹动她额前的碎发,她整个人像含羞草般瑟缩在角落。而现在,她站在话筒前,声音清澈而笃定:“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值得记录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