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突围中的英雄
——观电影《大突围》
字数:900
2025-04-30
版名:悦读

□邵天骏
2024年11月29日,由杨真执导的抗战电影《大突围》正式上映。影片以震撼的战争场景和悲壮的突围故事,完整还原了1941年11月那段真实的历史。一帧帧画面记录着战争的洗礼与灵魂的淬炼,一场场生死突围凝结成永载史册的历史丰碑。
冬日的沂蒙山区,雪花飘落,整个世界被冰雪覆盖,寒风凛冽。中国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就坐落在这里。无数怀抱着报效国家、抗日救亡志向的青年,在此接受严格的学习和训练。尽管山区地势较为陡峭,俨然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但侵华日军最终还是发现了抗日分校师生的驻地。于是,一场毫无人性的大围剿、大屠杀,以及抗日青年在紧急关头的大突围、大转移就此展开。日军的前后堵截格外血腥。站在山头制高点的日军指挥官,面对寻求突围的中国师生,露出狰狞的面目。他们上有飞机侦察报告,下有电波通讯助阵,同时集中大量兵力进行扫荡,妄图将这个分校的师生一网打尽。日军的计谋似乎有得逞的可能。
日军的狡诈阴险,令抗日师生陷于被动,疲于奔命。危急关头,全体师生并未绝望,更未坐以待毙。在教官杜青锋的带领下,他们以顽强无畏之志奋起反击,凭借灵活战术各个击破,终在付出惨重代价后成功突围。
大青山这场空前惨烈的突围战,敌我双方在近距离胶着中殊死搏杀,其残酷程度令人胆寒,堪称一部震撼人心的历史篇章,有力诠释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意志。尽管付出了伤亡六百余人的沉重代价,却成功保留了宝贵的抗日有生力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文武兼备的抗日师生,在以后的岁月里迅速燃遍全国,推动抗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鲜明。新学员苏凡年仅十八岁,从青涩懵懂到成熟坚定,在战火中完成蜕变;教官杜青锋将严管厚爱融入日常点滴,以行动诠释师者风范;爱美且重亲情的肖雯,总随身携带镜子,却在生死关头毅然舍生取义——抗日师生的英勇与坚毅,在这些人物身上得到了生动展现。
抗战影片《大突围》既是中国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师生浴血抗战的真实写照,更是编导以一场场荡气回肠的生死突围场景向英雄致敬之作。师生们以智慧牵制日军,赢得宝贵时间,牢牢掌握战场主动权,在极端困境中守护住一个个抗日“火种”。如今,硝烟虽已散尽,但那份坚毅勇敢、永不退缩的精神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