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要补上性教育的短板

□戴先任

字数:1009 2025-04-16 版名:声音
  近日,山东枣庄一名六年级语文老师,在课堂开展性教育的视频走红网络,看到她正视性教育,正面引导学生,网友在留言区点赞“这是知识,就要大方地讲解”。(4月11日央视新闻)

  我国的性教育长期以来都未受到应有重视,甚至完全被忽视,性教育成了欲说还休的事情。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而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及学校也开始认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但对性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普遍不够。
  比如一些家长认为在小学、幼儿园阶段开展性教育为时过早。家长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在他们的眼中,小学、幼儿园的孩子还太小,在他们看来,性教育与性行为、生殖器官等有关,开展性教育反倒可能让孩子变得早熟。
  事实上,这种观念是对性教育的误读。性教育并不限于生理层面,而是一种“全面性教育”,性安全只是其中一部分。推行全面性教育,有利于保护儿童健康。
  教师、家长等各方不能“谈性色变”,学校教育亟待补上性教育缺失的短板。枣庄这位小学老师,在课堂开展性教育,值得点赞。学校开展性教育倡导了这么多年,小学老师开展性教育仍能成为新闻,受到舆论热议,也从侧面折射了当前性教育在中小学校园仍没能得到很好的普及,大家对学校开展性教育仍然大惊小怪。
  “大方讲解性教育”,要由新闻变成常态。要推进性教育进校园,学校教育要补上性教育短板,此前就有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将性教育作为独立课程纳入中小学课程。要让性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规定动作”,而不能可有可无,学校性教育也不能流于形式。从家长到学校,都应担起各自的教育责任,不要再对性教育相关的问题秘而不宣、讳莫如深,或是对孩子进行错误的性教育,还要避免让好奇的孩子通过其他不正规的渠道寻求解答,比如黄色书籍、网站等。
  在校园开展性教育,还要做好“性教育分级”,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性教育。比如,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学生,性教育要做的是让他们认识身体,了解新生命的诞生,预防儿童性侵害、学会自我保护、遵守相关社会规范,等等。
  性教育不怕早,就怕缺失,还怕错。补上性教育这堂必修课,宜早不宜迟,要抓早抓小,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展性教育很有必要,但前提是要用正确的方式,要实施全面性教育。同时,还要做好“性教育分级”。想要更好地开展性教育工作,就需要家庭、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全社会形成合力,正确处理儿童性教育问题,要让性教育不再缺席,各方的责任就不能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