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点亮你我

字数:1031 2025-04-16 版名:全民阅读

   宝鸡高新第三小学 董淑娟
  二十五载耕耘教坛,十余载跋涉书海,我始终坚信:教育者的精神高度,决定着学生的成长轨迹。阅读,正是丈量这个高度的标尺。
  教育专著绝非空中楼阁,而是摆脱现实困境的“金钥匙”。当课堂陷入低效循环时,《教学勇气》赋予我直面挑战的力量;当我茫然无措时,《儿童立场》为我指引方向。我坚持每年精读12本教育学经典,60余万字的读书笔记沉淀出“问题—理论—实践”螺旋上升的阅读模型。
  在研读《深度学习》过程中,我带领团队创新开发出“三阶阅读”教学工具——基础层梳理文本脉络,进阶层探究阅读策略,创新层建立现实联结。受《金石铭周秦》启发,我们设计了“青铜畅想”特色课程:指导学生识读青铜图文,搜集整理网络资料,最终在青铜器博物馆完成专题研究报告,让古老的甲骨文与现代生命教育交相辉映。
  育人先育己。教师既要自身善读,更要引领他人共读。
  我们着力打造“5米书香圈”阅读空间,打造学生人人有专属书柜、班班有共享图书、校园角域随时可读、云图书馆立体覆盖的阅读网络。在每周三的“教师读书沙龙”上,数学老师畅谈《几何原本》中的哲学意蕴,美术教师解析《千里江山图》里的科学密码——这样的跨界对话催生了“数学绘本课”等创新教学成果。
  我们还构建了教师阅读成长体系:新教师共读教育叙事,成熟教师深耕教学专著,骨干教师研习教育哲学。青年教师纷纷开设个人微信公众号分享阅读心得,每位教师都汇编了自己的教育随笔集。
  通过领读带动家长阅读,我们创新运用喜马拉雅微课堂平台,开设“轻松学好小学古诗词”和“领读《非暴力沟通》”两场直播课程,累计吸引5460人次参与。线上活动有效唤醒家长阅读意识,线下同步倡导亲子共读与自主阅读,形成家校联动的阅读氛围。
  阅读数量决定了教学的广度,而阅读质量决定了教学的深度。
  我带领教师团队共同构建了“心智阅读三级课程”体系:课内依托教材精读单篇,课外通过书单研读整本,跨学科围绕问题研读系列;在拓展层面创新开发“长征诗词”“文物里的中国”等特色阅读课程。通过精细化阅读展示与评价机制,学生养成了“每日阅读”的良好习惯,形成了“听、读、写、讲、绘、演”多元化的阅读成果展示方式,并在“五级阅读进阶制”中逐步获得阅读奖章。同时,我们还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参与“名师之路”整本书阅读课程分享、陕西省名师工作室联动、学科带头人工作坊阅读活动、省培城乡共同体名师引领项目以及宝鸡市阅读教学专题研讨等区域教研活动。
  无阅读,不教学;无阅读,不人生。愿每个人都能在书香浸润中,遇见更加明亮、璀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