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幸福成长
字数:1042
2025-04-16
版名:全民阅读

榆林市横山区第九小学 高 娟
清晨的校园,薄雾还未散尽,琅琅书声已穿过走廊。这一刻,我再次确信:教育最美的模样,莫过于用一本书打开一个世界。
从“任务”到“呼吸”,让阅读成为习惯
在榆林市横山区第九小学建校之初,我曾开展教师阅读调研,发现多数教师认为阅读是浪费时间。作为首任校长,我不断思考该如何激发教师的阅读热情,为此,我提出了教师阅读计划。起初有老师私下抱怨“又是任务”,但我坚持带头读书,每周在教师群里分享读书心得。渐渐地,改变悄然发生:李老师读完《静悄悄的革命》后,开始尝试把课堂还给学生;王老师通过《儿童心理学》,读懂了问题学生背后的故事。
从“书本”到“生活”,让智慧点亮心灵
在构建阅读体系时,我总会想起儿时在陕北窑洞的煤油灯下偷看连环画的场景。如今的孩子不缺书籍,缺的是点燃阅读火种的人。为此,我们推出了“ 1+X”阅读模式:“1”指师生、家长共读一本书,“X”指个性化选读书目。这一模式的关键在于“共读共享”。记得五年级师生共读《草房子》后,孩子们为主人公的命运潸然泪下。一位家长在家长会上动情地说:“和孩子一起读书,让我第一次真正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
为了让孩子们随时与书籍亲密接触,我们在走廊悬挂各年级推荐书目,在楼梯的台阶侧面印上《三字经》《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在楼道拐角处布置了图书角。
从“校园”到“心田”,让书香滋养成长
我们创新开发了“指尖上的阅读课程”,将阅读与各学科有机结合。比如,在学习《爱迪生的故事》时,孩子们动手制作小灯泡电路;在美术课上,他们为《诗经》创作插画。这样的跨学科阅读,让知识变得更有温度。
为了让阅读成为日常习惯,我们精心设计了系列阅读活动:清晨吟诵《诗经》,午间共读《论语》,放学前5分钟“暮省”,让经典浸润校园生活。大课间“千人诵读”《弟子规》《大学》时,琅琅书声此起彼伏,场面震撼。在“绿色换客”活动中,孩子们以书换书,既传递了书香,又学会了分享。五年级学生小明用《西游记》换了《昆虫记》,看完后他激动地写下读后感:“原来昆虫世界比电子游戏更有趣!”
从“分数”到“成长”,让教育丰盈生命
多年的坚持终见成效,校园里书香四溢。曾经内向的小玲在“诗词扑克牌”比赛中勇夺桂冠,如今已是广播站《经典之声》节目的金牌主持人;小强的“阅读星级卡”集满了三朵向日葵,如愿以偿地与校长合影留念。
朱永新教授曾说:“阅读的高度,决定一个人的精神高度。”我愿做那个点灯人,用书香照亮师生成长之路。因为我深知:当教师爱上阅读,教育便有了光芒;当校园浸润书香,未来便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