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轻易对比,让进步看得见

□龙秀丽

字数:1154 2025-04-16 版名:成长
  在岁月的长河中,我如一叶扁舟,与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相遇又别离。每个孩子都在我的生命里留下独特的印记,或深或浅,或喜或忧,却都弥足珍贵。
  我带着上一届学生从七年级一路走到九年级。这些孩子纯真质朴,自律性强,班干部们更是各有所长,能够独当一面。三年来,班级屡创佳绩,我们也在共同奋斗中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去年九月,我迎来了新一届的学生。开学之初,我满怀热情,斗志昂扬地投入工作。然而一个月后,现实给了我沉重一击:班干部管理乏力,学生们懒散懈怠,缺乏集体荣誉感,整个班级如一盘散沙。疲惫烦躁时,我总忍不住批评现在的学生,同时不自觉地拿他们与上一届学生作比较。在这种对比中,我无形中将往届学生捧得越来越高,却冷落了眼前这群孩子。每当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时,我更是习惯性地搬出往日的“得意门生”,如数家珍地列举他们曾经的优秀表现和辉煌成绩。
  后来,我不再担任班主任,只负责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这两个班级风格截然不同:一班学生热情活泼、求知若渴;二班则显得气氛沉闷、缺乏朝气。自然而然地,我更偏爱一班。每次去一班上课,我都怀着愉悦的心情走进教室;而踏入二班时,心中总带着几分无奈。
  教育工作让我深刻认识到,盲目的届际、班级对比只会徒增烦恼。偶然在图书馆读到《班主任之友》这本书,那些温暖的教育叙事唤回了我的教育初心。杂志中蕴含的教育智慧如清茶般沁人心脾,让焦躁的我重获平静。通过阅读,我逐渐领悟:教育不应执着于比较,而要在赏识中发现每个孩子的独特光芒。如今,无论接手怎样的班级,我都秉持这样的信念: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星辰,每个集体都有其专属的精彩。摒弃优劣之分,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差异,教育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放下对比的心态后,我不再抱怨。面对班级学习氛围不浓的情况,我捕捉那些勤奋学习的身影,在教室设置“专注的你最美”专栏。考试结束后,我发挥“厨娘”特长,亲手制作蛋挞、纸杯蛋糕和鸡翅,用抽奖方式奖励进步学生和优秀学生。遇到叛逆不听话的孩子,我通过书信与他们进行心灵对话,俯身交流,寻找打开心门的钥匙。班级活动失利时,我创作励志诗歌,配上激昂的音乐,与孩子们一起高声朗诵,让希望和阳光充满他们的内心,携手期待班级更美好的明天。
  渐渐地,当我走进教室时,开始发现不一样的风景:成绩平平的小峰每天都将黑板擦拭得锃亮;曾经扬言“每天睡觉等毕业”的小杰开始专注听讲;班级的黑板报作品屡次斩获年级一等奖……这些细微的变化,都在诉说着班级的变化。
  师生相遇是一场美丽的缘分,每一次相逢都是生命珍贵的馈赠。我深深感恩每一次遇见,包括那些曾让我心力交瘁的孩子。正是他们,教会了我放下成见,学会接纳与欣赏。在这漫长的教育路上,我将始终怀揣爱与期待,让每次相遇都绽放独特的光彩。我坚信,在相遇、接纳与赏识的交织中,我们必将共同谱写属于彼此的不凡的成长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