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等生,点亮成长微光

□王进华

字数:1016 2025-04-16 版名:成长
  在当前教育实践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日益凸显:中等生群体对教师关注的强烈渴求。这些既非尖子生又不属于后进生的学生,往往在不经意间成为被忽视的“中间地带”。他们内心迫切渴望被教师看见、理解与鼓励。如何有效关注这部分学生,激发其潜能,让他们真正体验学习乐趣并实现自我价值,已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高中伊始,新生们对校园生活充满好奇。来自不同乡镇的五十多名同学聚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题。然而在这热闹的氛围中,我注意到一个特别的身影——一个总是独处的女生,宛如《平凡的世界》中郝红梅的现实写照。经过观察,我发现她其实有很多优点:待人礼貌、字迹娟秀、绘画出色。按理说,这些特长应该让她自信开朗,为何她却如此内向?我多次尝试与她谈心寻找答案,却始终未能解开这个谜团。
  第一次放月假时,我在班上强调完假期安全和返校后的科技文化节参赛事宜后,同学们都兴高采烈地收拾东西奔向校门。教室里只剩下那位女同学,我走过去轻声问道:“放假了,大家都走了,你怎么还留在这儿?”“我在等12班的周同学。”她轻声回答。“你家在百里洲镇羊子庙村,她家在董市镇笋子沟村,方向完全相反啊?”(新生注册表上的信息,我总能在两周内熟记于心)。我带着好奇和关切的眼神追问。就在那一刻,她先是满脸惊讶,继而露出欣喜的笑容反问我:“老师,这么多同学,您怎么记得我?”至今我仍清晰记得她当时的表情——那张与往日截然不同的脸庞,洋溢着被关注后的幸福光彩,那才是她这个年纪该有的模样!
  假期结束返校后,班上活跃的同学陆续交来了科技文化节的参赛作品。我整理完作品离开教室,那位内向的女同学也跟到了办公室。她不仅准备了参赛作品,还给我写了一封真挚的信。信中写道:“从小到大,在父母和老师眼中,我都是最普通的一个。性格内向的我从不主动发言,从未登台表演,更别说参加任何比赛。以我这样的性格和平平的成绩,注定不会引人注目。但是,老师,您知道吗?放假前您那句关切的询问,特别是准确说出我家住址的那一刻,让我第一次感受到被重视的幸福。虽然平凡,但我没有被忽略。现在,我要从参加校园文化节开始改变自己……”这质朴的文字深深触动了我的心。没想到老师一个细微的举动,竟能给学生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无论成绩优异还是普通,每个学生都渴望着老师的关注,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忽视的中等生。
  在最终的评比中,这位同学的书法作品荣获一等奖,绘画作品获得二等奖。她逐渐变得阳光、开朗、自信,这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期待看到的成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