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习作教学应用实践

□曾 刚

字数:1037 2025-04-13 版名:教育理论
  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飞速发展与各种人工智能(AI)大模型的诞生,教育行业也开始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进课堂的实践。有了A I大模型的加持,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这个老大难问题,也有了新的突围路径。
   一、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于习作教学前
  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不能只寄希望于习作课堂,内功修炼更在平时。所以,很多一线教师都会让学生每天写日记或者记录写作素材。我也实践过教师命题学生日更,或者学生自主命题日更等。久而久之,都能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影响。
  A I大模型日益强大与成熟之后,我开始思索如何用人工智能助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联想到“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个纪录片的名字,我决定将平时的习作日更主题改为“我用AI学写作”,并设立为一系列长期作业,让学生每天用AI工具介绍一种适合小学生的习作技巧,并举出一个普通与高级的例句,最后照抄下来即可,字数不限。
  在“我用AI学写作”这个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自己写作水平的差距,也对高级的写法有了较浓的兴趣,达到了内化的效果。实施“我用AI学写作”7天之后,我尝试让学生摆脱AI,另外布置了“我向AI挑战写作”的作业,引导学生将前几天学到的技巧学以致用,自己独立创作一段高级版本的句段出来。在检查学生作业时,我惊喜地发现学生能够有意识地用到之前在AI里学到的技巧,并能清晰地对自己的句段进行总结与评价。
  二、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于习作教学中
  在传统的习作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明白如何写、怎样写才能更好,在课堂上往往会设一个范文例举的环节。为此,教师可能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提前找寻相关范文,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教师备课的负担。而AI大模型进课堂之后,教师可以实时打开AI大模型,现场与AI对话,让AI生成不同水平的范文、实时朗读、给出分析。学生现场就能感受到范文的引导,并能随时提出问题,AI都能进行实时回答,起到了智能伴学助学的作用。
   三、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于习作教学后
  以往,习作批改会耗费教师较多的心力与时间,且效果大多不尽如人意,这一直是一线语文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如今,我们学科组设计出一套使用AI进行习作批改的教程,并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自己也能随时使用AI修改习作。实践了几个单元之后,师生都反响不错,学生常常跟我说今天又学到了什么新的写作方法,而同学科组的一线语文教师也都反馈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在习作教学中引入AI,目的是助力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一线教师要把握使用A I的程度,不能让学生深陷AI、依赖AI,也不能把教学的任务全都抛给AI,进而引发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