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李军锋

字数:1404 2025-04-13 版名:教育理论
  在当前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积极心理学入手,探究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拓展教育途径,强化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认为,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是发展个体积极人格、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对农村小学生而言,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促进其进行自主学习,而良好的自主学习成果又会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如,我们学校倡导学生每日开展“两问一评”活动,即每天早晨到校、下午放学离校前问打算、想收获,进行个人表现自评,帮助小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此外,学校还开展了“学习标兵”评选、诗文朗诵比赛、汉字书写大赛、口算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引导其积极进行自主学习。
  二、培养学习意志力,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首先,引导小学生进行意志力的积极迁移。农村学生亲近自然、吃苦耐劳,教师和家长要善于发现他们的这些特质并进行强化,引导他们将其迁移到学习中。比如,学生能在农忙时坚持劳作,就鼓励他们以同样的韧性攻克学习难题,实现意志力的积极迁移。
  其次,教育引导小学生培养和形成顽强的学习意志力。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克服惰性,主动完成学习任务,遇到难题不轻易放弃。在持续自我约束与坚持中,小学生逐渐形成按时学习、独立思考等自主学习习惯。
  最后,引导小学生正确看待挫折,将挫折视为成长的机会。比如,当小学生考试不理想时,教师要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找到提升方向,让他们在挫折中汲取经验,培养坚韧不拔的学习意志力,持续自主学习。
  三、加强班级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
  积极心理学启示我们,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能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农村小学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既要关注学生自身,又要加强班级、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如,班主任需要加强班集体文化建设,构建积极向上的班级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引领学生之间互学互助、共同提高。学校要为小学生提供展示平台,举行多种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活动,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四、家校协同,强化训练,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是靠重复、强化训练形成的,因此要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开展家校协同、强化训练,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如,各学科教师把提炼出的学习方法应用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辅以科学的评价,搭建展示的平台,对小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使其把良好的学习方法内化为行为习惯。学校通过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向家长宣介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家长鼓励孩子自主制订学习计划,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与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浸润在家长与学校协同引导的氛围中,能够更好地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五、持续发力,以积极心理学为帆,助力学生远航
  利用积极心理学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需要恒心与毅力的漫长过程,需要我们做好长期发力的准备,帮助小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引导他们将挫折视为成长的机遇。
  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的重要使命,积极心理学为这一使命的达成提供了有效路径。只要我们持之以恒,积极探索,长期发力,就能让小学生在积极心理的滋养下,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知识的海洋中自信遨游,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黄堆示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