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地
□刘乾能
字数:1410
2025-04-09
版名:文苑
青阳河流经下洼村时,在一处叫弯刀石的河岸旁转了一个弯。这一转不要紧,硬是让湍急的河水直扑对面的庄稼地。土地承包到户前,队里组织村民们在那片沙滩地上种豆点麦栽玉米。只要不发洪水,那块沙滩地好歹也能收百余斤粮食。但被青阳河冲过几次后,那片地就没人去种了。
“管它肥瘦,地不能闲着。”看着那片被荒废的土地,村里的老人总会这么说。
土地承包到户时,队里把大大小小的田地都进行了搭配组合。远搭近,肥搭瘦,大搭小。搭配好的土地,具体要怎么分,大伙儿没了主意。队友老万说:“抓阄吧。”
抓阄有讲究,第一轮先抓顺序号,老万抓到的是最后一个号。第二轮,按顺序号抓阄分地。大伙儿抓完,发现少了一个号,少的那个自然就是老万的。大家一看,剩下的地恰好就是那块沙滩地。
“怪我工作做得不仔细,这次犯的错,只能由我买单了。”说这话时,满脸皱纹的老万面有愧色。
既然是老万出了错,把沙滩地分给老万也说得过去,要不然,那块地指不定会被谁分到呢,真分到了,那可就吃大亏了。这样想着,众人顿觉十分庆幸,就都高高兴兴地在登记本上签了字。
看着眼前土层稀薄的沙滩地,老万老婆气不打一处来,把谁都不要的沙滩地弄回来,这让全家可怎么活啊。她一边数落老万,一边抹泪。老万自知理亏,任老婆说什么,铁了心一言不发,自顾自清理起地里的杂物来。
最初的两年,老万起早贪黑在地里忙活,粪肥没少往沙滩地里挑,可到了收获的季节,收成依旧不尽如人意,玉米半蔫,黄豆干瘪。
第三年,老万在地里种起了花生。他心想,下洼村一年四季雨水多,但沙滩地渗水快,应该适合花生生长。花生苗一出土,果然翠绿粗壮,逐渐长得郁郁葱葱。秋后,老万伸手提起花生叶,被拔出的根上缀满了荚多个儿大的花生。老万老婆的脸上终于“雨过天晴”了。
渐渐地,人们发现,老万的沙滩地每年变化无常。今年种花生,明年栽生姜,后年种胡萝卜,下一年又种上了雪里蕻。那块沙滩地成了老万手中的“魔术道具”,总是变着花样带来沉甸甸的果实,乡亲们也因此品尝到不少沙滩地带来的美味。
这年深秋,地里的庄稼收完了,人们开始猜测那片沙滩地今年会带来怎样的奇迹。就在这时,一则消息在村子里传开,从县城到市里的高速公路恰好要经过下洼村。听到这个消息,人们惊喜之余,各自心里便有了“小九九”——都希望那高速公路的走向恰好经过自家的承包地,这样就能得到一笔征地补偿款。
可是谁也没料到,高速公路的线路,只经过老万家那块沙滩地。原来,那里要建一座桥,桥墩恰好落在老万家的地中央。
消息被证实后,村民们议论纷纷。有的人说,没想到那块沙滩地居然成了摇钱树。有的人说,山不转水转,憨人有憨福。也有人不怀好意地揣测,看不出来,老实巴交的老万藏得最深,故意把那块地留给自己。
谁也没有料到的是,不久后,一场大病把老万送进了医院,治疗不见效果,老万的病情不断加重。
眼看着老万是活不成了,老万老婆不想他临终前还受委屈,于是当着大家的面,把一张捐款支票交给村主任,哭着说:“老万一直不让说……”
原来,当初抓阄分承包地时,考虑到那块沙滩地没人要,老万便给自己留了最后一个序号,沙滩地就顺理成章地归了他。至于新建高速公路的事,老万绝对不可能预料得到。为此,他说服家人,决定将沙滩地补偿款全部捐献出来,以弥补村里建幼儿园不足的资金。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无话。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到医院看望老万,向他致歉,并讲述幼儿园的修建进度。老万的病情竟奇迹般地好了许多,他说:“我可不能就这么走了,我还得看着幼儿园开园呢!”
“管它肥瘦,地不能闲着。”看着那片被荒废的土地,村里的老人总会这么说。
土地承包到户时,队里把大大小小的田地都进行了搭配组合。远搭近,肥搭瘦,大搭小。搭配好的土地,具体要怎么分,大伙儿没了主意。队友老万说:“抓阄吧。”
抓阄有讲究,第一轮先抓顺序号,老万抓到的是最后一个号。第二轮,按顺序号抓阄分地。大伙儿抓完,发现少了一个号,少的那个自然就是老万的。大家一看,剩下的地恰好就是那块沙滩地。
“怪我工作做得不仔细,这次犯的错,只能由我买单了。”说这话时,满脸皱纹的老万面有愧色。
既然是老万出了错,把沙滩地分给老万也说得过去,要不然,那块地指不定会被谁分到呢,真分到了,那可就吃大亏了。这样想着,众人顿觉十分庆幸,就都高高兴兴地在登记本上签了字。
看着眼前土层稀薄的沙滩地,老万老婆气不打一处来,把谁都不要的沙滩地弄回来,这让全家可怎么活啊。她一边数落老万,一边抹泪。老万自知理亏,任老婆说什么,铁了心一言不发,自顾自清理起地里的杂物来。
最初的两年,老万起早贪黑在地里忙活,粪肥没少往沙滩地里挑,可到了收获的季节,收成依旧不尽如人意,玉米半蔫,黄豆干瘪。
第三年,老万在地里种起了花生。他心想,下洼村一年四季雨水多,但沙滩地渗水快,应该适合花生生长。花生苗一出土,果然翠绿粗壮,逐渐长得郁郁葱葱。秋后,老万伸手提起花生叶,被拔出的根上缀满了荚多个儿大的花生。老万老婆的脸上终于“雨过天晴”了。
渐渐地,人们发现,老万的沙滩地每年变化无常。今年种花生,明年栽生姜,后年种胡萝卜,下一年又种上了雪里蕻。那块沙滩地成了老万手中的“魔术道具”,总是变着花样带来沉甸甸的果实,乡亲们也因此品尝到不少沙滩地带来的美味。
这年深秋,地里的庄稼收完了,人们开始猜测那片沙滩地今年会带来怎样的奇迹。就在这时,一则消息在村子里传开,从县城到市里的高速公路恰好要经过下洼村。听到这个消息,人们惊喜之余,各自心里便有了“小九九”——都希望那高速公路的走向恰好经过自家的承包地,这样就能得到一笔征地补偿款。
可是谁也没料到,高速公路的线路,只经过老万家那块沙滩地。原来,那里要建一座桥,桥墩恰好落在老万家的地中央。
消息被证实后,村民们议论纷纷。有的人说,没想到那块沙滩地居然成了摇钱树。有的人说,山不转水转,憨人有憨福。也有人不怀好意地揣测,看不出来,老实巴交的老万藏得最深,故意把那块地留给自己。
谁也没有料到的是,不久后,一场大病把老万送进了医院,治疗不见效果,老万的病情不断加重。
眼看着老万是活不成了,老万老婆不想他临终前还受委屈,于是当着大家的面,把一张捐款支票交给村主任,哭着说:“老万一直不让说……”
原来,当初抓阄分承包地时,考虑到那块沙滩地没人要,老万便给自己留了最后一个序号,沙滩地就顺理成章地归了他。至于新建高速公路的事,老万绝对不可能预料得到。为此,他说服家人,决定将沙滩地补偿款全部捐献出来,以弥补村里建幼儿园不足的资金。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无话。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到医院看望老万,向他致歉,并讲述幼儿园的修建进度。老万的病情竟奇迹般地好了许多,他说:“我可不能就这么走了,我还得看着幼儿园开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