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跨学科融合提升历史教学实效

□周润润

字数:1620 2025-04-06 版名:教育理论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历史教学正经历着深刻变革。跨学科融合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在历史课堂中逐渐得到应用。它打破学科壁垒,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方法和理念融入历史教学,为学生全面理解历史、提升综合素养开辟了新路径。
  一、跨学科融合的重要意义
  拓宽认知视野。文学与历史的融合能生动展现历史风貌,如研读《诗经》,学生能从中了解西周至春秋时期百姓的生活百态与社会风俗。
  培养综合能力。以美国西进运动教学为例,引导学生从多学科视角分析。历史角度让学生明晰西进运动的起因、发展及对原住民的影响;地理角度帮助学生认识西进途中的地理障碍与资源分布;经济角度助力学生探究其对美国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古希腊文化时,播放古希腊音乐,让学生感受其独特旋律,仿佛置身于古希腊剧院,使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鲜活有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动学科交流。历史与美术学科的合作,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在学习文艺复兴时,历史教师讲解时代背景与思想变革,美术教师引导学生赏析达·芬奇等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画作中感受人文主义精神的觉醒。
  二、跨学科融合的实施方法
  整合学科内容。在教授中国古代史时,可将历史与文学、地理、政治等多学科知识融合。例如,在学习三国时期的内容时,结合《三国演义》对比历史与文学演绎的差异;从地理角度分析三国地理位置对军事、经济的影响;从政治角度探讨三国的政治制度与政权更迭。
  开展问题驱动教学。提出跨学科问题,如:“工业革命为何首先在英国发生?”引导学生从历史、经济、科学等多学科角度探究。学生通过回顾英国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科技发明等知识要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组织跨学科项目学习。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历史文化探寻”项目学习。学生运用历史知识挖掘家乡历史变迁,用地理知识分析地理位置对家乡发展的影响,借助美术知识设计宣传海报,运用文学知识撰写历史故事,在实践中提升综合能力。
  引导多学科视角分析。学习法国大革命时,引导学生从历史、政治、哲学等多学科视角分析。从历史角度了解革命的起因、过程和影响;从政治角度探讨封建制度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从哲学角度思考启蒙运动对革命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
   三、跨学科融合的注意事项
  明确教学目标。例如,在历史与艺术融合的课程中,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艺术作品理解历史文化背景,而非单纯学习艺术技巧,确保融合内容围绕历史教学目标展开。
  注重学科平衡。融合过程中要保持学科平衡,突出历史学科的主体地位。在历史与科学融合时,介绍古代科技发明应侧重其历史作用,避免过度讲解科技原理而偏离历史教学主旨。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布置学习任务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在学习世界古代文明时,让学生自主探究不同文明的特点,并以小组形式汇报展示,提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善用媒体资源。多媒体资源具有直观性,且信息量大,能够生动展现历史场景,是历史教学的有力补充。
  四、跨学科融合的实践实例
  与文学融合。学习《史记》相关内容时,让学生阅读《项羽本纪》,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了解秦末汉初的社会现实与价值观念,对比不同文学作品对同一历史的描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与地理融合。学习新航路开辟时,让学生在地图上标注航海家的航行路线,分析地理因素对航线的影响,理解地理与历史的相互作用。
  与政治融合。探讨美国独立战争时,英国殖民政策与北美殖民地人民政治诉求的矛盾,理解美国政治理念的形成与发展,认识政治与历史的紧密联系。
  与科技融合。学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时,介绍发明的历史背景与传播过程,并通过实验演示造纸术的工艺流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
  总之,跨学科融合为历史教学注入了新活力。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实际,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与活动,充分发挥跨学科融合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让历史教学在跨学科融合的道路上绽放新光彩。
  (作者单位:陕西省绥德县明州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