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香校园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发展

□吴夕龙

字数:1390 2025-04-06 版名:理论
  书香校园建设是个老话题,但仍是新课题,应常抓常新,抓出成效。在实际办学中,书香校园建设存在应付与应景现象。上级文件下来,依葫芦画瓢或闭门造车,上报个计划、总结,整些资料,形成痕迹;遇上读书节,组织专题会,开出读书单,又是征文,又是演讲,好一派读书气象。其实,书香校园建设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常态化工作,只有转化为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才能开花结果。教师不愿读书,懒于学习,很大程度上与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与方式有关。
  优化管理机制。书香校园建设在于为教师创设一个共同参与、交流提升的空间,让教师拥有一个自我激励、自我更新的学习机制。我们学校强化班子团队的示范性读书学习,严格执行《中层以上干部领学制度》,形成了校长室(书记室)领导学习—教导处(教科室)示范学习—学科教研组(教师)自主学习的管理格局。
  搭建学习平台。学校为教师提供宽松的读书空间、愉悦的文化氛围与丰富的学习平台。在阅读平台搭建上,除根据师生阅读需求适时充实图书资料外,我们还购进超星电子阅读平台,平台里有5000多册名家名著,100多种期刊,师生可以在线阅读,也可以在线转发分享。此外,建立学校微信公众号,开辟“读书与学习”专栏,介绍读书方法,推介新书概要,交流学习心得。
  建立学习制度。全员参与,团队阅读是阅读型组织区别于一般组织的重要特征。书香校园建设并非把大家集合在一起读读书报、念念文件、讲讲天文地理。这种阅读是在校长(书记)的引领下,以全体教师为主体,在读书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联系实际、自我内化、学思融通、对话互动,实现整体提升。为推进阅读制度化,我们建立三个层面的阅读制度:一是中心组阅读制度,充分发挥班子成员雁阵效应,中心组成员为学校中层以上干部。二是骨干组阅读制度,主要任务是确定当月阅读目标要求,推荐当月阅读书目,并先行组织阅读交流。三是全员阅读制度,实行集体阅读与分散自主阅读相结合,形式为专业书目推介、读书心得交流、主题读书沙龙、学科带头人读书微报告等。
  制定考核细则。管理的目的在于激励与调动,管理的手段在于规则与示范,书香校园建设也是如此。譬如,制定读书学习考核细则,班子成员读书学习情况由校长(书记)考核,定期公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读书学习情况由分管校长考核,定期公示;教师读书学习情况由学科主任考核,定期公示。班子成员读书学习情况同时向教师公开展评。我们还创立了读书学习竞赛条约,增设了专门奖项,对于每学期在读书学习考核中位于前10名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评选学习标兵及书香教研组、年级组,及时推介他们的优秀事迹,在上级的评优中优先上报相关表彰教师和团队。
  加强组织规划。书香校园建设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既然是一项工作,就要讲究规划、组织与实施。我们从实践层面,直接建立由业务校长任组长,教导处、教科室主任、骨干教师为成员的书香校园建设工作指导小组。读书学习有计划、有布置、有落实、有示范、有评价,月初有安排,月末有反思,学期有小结,把校园真正建设成为锤炼和提升教师素养的熔炉,促进教师由“技术熟练者”转变为“反思性实践者”,学校由“教育工厂”转变为“学习共同体”,进而推动学校发展。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浸润书香,收获芬芳。一所缺乏读书学习氛围的学校办不出高质量的教育,一个缺乏读书学习的教师培养不出热爱读书学习的学生。愿我们的校园读书意识再提高,具体举措再务实,书香校园建设更具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