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调节教师结构性均衡这盘棋下好

□张学炬

字数:1147 2025-03-26 版名:声音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江西省万年县政府办在“问政江西”平台答复网友关于今年是否招聘英语教师的问题时,披露了该县因人口出生率下降,科学测算出学生规模将逐年缩减、教师规模产生剩余。万年县政府办根据县教体局调查情况回复称,为妥善应对,有效利用师资资源,正在未雨绸缪,科学谋划,拟着手研究制定教师转岗分流、调节教师结构性均衡方面的相关政策,对有富余的相关专业教师短期内不再考虑招聘。
  江西省万年县的情况并非个例。其他各地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情况。按照师生比进行估算,各地的师资数量基本上是饱和的,不少地方甚至出现超编现象。但是,如果考虑到各学科师资分配比例,以及区域内学校教师整体的分配布局情况,教师结构性失衡现象非常严重。整体数量超编和结构性失衡同时存在。因此,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做好科学的顶层设计,进行严格的论证,才能把调节教师结构性均衡的这盘棋下好。
  事实上,调节教师结构性均衡是一个大问题。由于教师群体数量较多,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千差万别,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有很多。
  首先要均衡师资。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地方因学校生源流失严重,出现空壳化现象,需要纳入撤点并校的行列,就无需再投入师资。不少地方学校虽然生源较少,但由于学生距离其他学校较远,一旦撤点并入其他学校,会给学生上学造成很大不便,并且可能进一步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就不适宜撤并,因此,应当增加师资的供给,把学校建得小而精、小而美。同时,各地还要考虑区域规划、村庄变迁等其他各方面因素,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做好学校整体规划,能合的合,该撤的撤,当留的留。
  其次,要考虑到各地各校师资的学科整体搭配情况。随着“双减”文件的下发,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一些原先的边缘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劳动课、道德与法治课、科学课、音体美课等,师资短缺的情况严重。因此,不少学校需要进一步充实好这些师资,才能确保教学质量。
  再次,要考虑到教师的年龄结构问题。近年来,不少农村地区教师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再加上部分教师体弱多病已经失去教学能力,他们虽然在编在岗,但早已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生产力”。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统计各地教师数量时,当实事求是地把他们刨除出去。
  最后,要考虑到各地各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差异。由于历史遗留、各地的办学条件不同,再加上教研引领、教学支撑及各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式等其他因素,造成各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同。这是教师结构性均衡调整时应注意的一个方面。
  师资是最重要、最直接的教育教学生产力,是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实现教育公平最大的影响因子。因此,各地在进行学校整合、师资调配时,应当把这些因素充分考虑进去,把师资公平地配置到每一所学校,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能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打好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