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丁

□李耀洪

字数:1078 2025-03-26 版名:文苑
  “丁”在我们这儿的方言里可不算一个好词,吝啬、爱占小便宜的人,我们管他们叫“老丁”,而村里的丁姓老头儿,人如其姓。
  老丁姓丁,至于名字,村里人早就忘记了。可大人小孩都叫他老丁,他也不避讳,更不恼怒,一律答应。“老丁”成了他的专有名词。
  早年间,生产力水平低下,百废待兴,衣食住行的物品都很紧缺。老丁家里跟大多数人家一样,粮食不够吃,每天只能吃稀粥,好一点的是碎玉米混合木薯粉煮的粥。每顿吃粥,消化得快,不到半小时肚子就又饿了。一天晚上,父亲用碎玉米煮了一小锅饭,吃饭时,年纪还小的老丁怕不够吃,就用大海碗盛了满满一碗,后来他吃不完,又怕父母骂他贪心,就悄悄把剩饭倒进猪槽里,结果被母亲痛打了一顿。父亲趁机教导他:“农民耕田种地不容易,一粒米一颗豆,粒粒皆辛苦,你要知道节省,千万不能浪费……”
  人到中年的老丁越发“老丁”,这时的老丁上有老下有小,不得不尽力节省开支。他已经习惯了节衣缩食,哪怕家里已经吃穿不愁。上街买东西,他仍拣最便宜的买,在街上吃东西,他也选便宜的吃。卢江街有很多地方特色美食,老丁不但全都吃过,还会做。而最近才从外地引进并在当地流行的羊肉粉,老丁一直没吃过。他很想去品尝一下,一问价格,十块钱一碗,太贵了,不吃。
  老丁的大儿子在城里一个大公司上班,老丁时不时会到城里看望孙子,每次都带去很多自产的农产品,为的是让儿子节省开支。有时候儿子儿媳工作忙,没有时间做晚餐,全家就到饭店去吃饭。结账时,老丁问儿子:“这顿饭花了多少钱?”儿子说:“两百多块钱。”听了儿子的话,老丁瞪大了眼睛,说:“两百多块钱,自己买菜做饭能吃好几天了!”
  平时老丁会捡大儿子的旧衣服来穿。春节刚过,老丁和几个人坐在大榕树下聊天,突然一个人惊奇地盯着老丁的西服问道:“老丁,你穿的这件西服有两套吗?”老丁一时不知道他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没有啊,就一套而已,是儿子给我的。”那个人说:“我见你天天穿这件西服,以为你有两套轮流穿呢!”听到这句话,大家都哈哈大笑,只有老丁满脸通红。
  去年,回村休养的退休干部、退休教师和一部分群众自发设立了一个学生读书扶持基金,计划每年对村里考上大学或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奖励,鼓励村里的学子们努力读书,重点对困难学生给予资金帮扶。村领导非常支持群众的行动,表示会征求村民的意见,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学生读书扶持基金,然后尽力发动广大村民和在外工作的乡亲捐资助学。小时候因家庭贫困只读了五年小学的老丁深知捐资助学的重要性,把自己积攒多年的三万两千三百多元全部捐了出来。
  在村里公布的捐资助学人员名单中,人们才知道了老丁的名字——丁财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