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堂小结方法之反思
□王黎波 陈阿佩
字数:1454
2025-03-23
版名:教育理论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课堂小结是每位老师每一堂课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还存在着不少下述现象:只把课堂小结当作不可缺少的一环,没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形式;教师只是独自讲述,学生也只是默默地听从,很少再有积极主动的深入思考。所以,如何提高课堂小结的教学实效是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的。
首先,按照新课程教学理念,数学教学是互动的教学,提倡在课堂上,生与生、师与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课堂小结既然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就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敢于放手,同时自己也要积极参与其中,适时地去点拨,正确地引导,也许有的学生思考得不够完善,发言也不够全面,但毕竟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成果,是学生自我知识的构建,让学生发挥主体性显然更有意义。
其次,在师生小结过程中对所渗透的数学思想及方法进行总结梳理,这是深化学生思维的重要内容。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就要看他对整节课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程度。对学生的发展而言,学习的价值不只是记住几个数学结论、解决几个习题而已,而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解决问题是可以有不同策略的,这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中都渗透着数学的思维方法。当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理解,以及对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一定认识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得到升华。
最后,通过学生的参与可以更充分地探索学生的思维过程,发现学生掌握的情况,同时也可以检验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有些还可能是教师意料之外的结果。哪里是成功的,哪里是需要改进的,知识点有没有落实,思想方法还可以怎么渗透,这些来自课堂上的师生的相互交流,既真实自然,又及时贴切,是教师反思自我、促进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思维的一种升华。
因此,课堂小结时应做到:
第一,要紧扣课堂教学内容,和我们的教学过程设计一样,要继续创设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反思过程,归纳总结方法。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习了哪些知识,经历了怎样的探究历程,领悟了怎样的数学思考方法,遭遇了怎样的挫折,都值得我们引导学生加以回顾、反思和总结。
第二,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总结数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例如在余角和平角的课堂小结时,补角的定义与性质可以通过类比余角的定义与性质得出,同时本节课中方程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等,在小结时都应该引导学生结合学习过程进行高度概括,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第三,要有对比优化策略。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对数学思维过程、解题思路和策略进行对比优化。让学生在比较中鉴别,在选择中得到发展,在优化中得到提高。
第四,在数学习题课、讲评课及某些新授课中,对于经典的数学习题的小结也非常重要。比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经典的生活背景题目等。在小结归纳时,让学生体验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让学生体验问题的不同评价方式,感受不同方法的得出主要来源于我们对问题的认识角度的不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这些问题的小结,就是学生学习反思的过程,让学生在大脑中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享受情感上带来的成功的快乐。
我们应当明白,课堂小结既不是课堂教学结束的“序曲”,也不是教学成果的介绍会,更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束,而是从一个舞台走向另一个舞台的开始,课堂小结虽然短暂,但只要我们用心来做,就能够提升课堂整体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陕西省城固县润东九年制学校)
首先,按照新课程教学理念,数学教学是互动的教学,提倡在课堂上,生与生、师与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课堂小结既然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就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敢于放手,同时自己也要积极参与其中,适时地去点拨,正确地引导,也许有的学生思考得不够完善,发言也不够全面,但毕竟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成果,是学生自我知识的构建,让学生发挥主体性显然更有意义。
其次,在师生小结过程中对所渗透的数学思想及方法进行总结梳理,这是深化学生思维的重要内容。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就要看他对整节课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程度。对学生的发展而言,学习的价值不只是记住几个数学结论、解决几个习题而已,而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解决问题是可以有不同策略的,这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中都渗透着数学的思维方法。当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理解,以及对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一定认识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得到升华。
最后,通过学生的参与可以更充分地探索学生的思维过程,发现学生掌握的情况,同时也可以检验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有些还可能是教师意料之外的结果。哪里是成功的,哪里是需要改进的,知识点有没有落实,思想方法还可以怎么渗透,这些来自课堂上的师生的相互交流,既真实自然,又及时贴切,是教师反思自我、促进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思维的一种升华。
因此,课堂小结时应做到:
第一,要紧扣课堂教学内容,和我们的教学过程设计一样,要继续创设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反思过程,归纳总结方法。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习了哪些知识,经历了怎样的探究历程,领悟了怎样的数学思考方法,遭遇了怎样的挫折,都值得我们引导学生加以回顾、反思和总结。
第二,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总结数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例如在余角和平角的课堂小结时,补角的定义与性质可以通过类比余角的定义与性质得出,同时本节课中方程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等,在小结时都应该引导学生结合学习过程进行高度概括,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第三,要有对比优化策略。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对数学思维过程、解题思路和策略进行对比优化。让学生在比较中鉴别,在选择中得到发展,在优化中得到提高。
第四,在数学习题课、讲评课及某些新授课中,对于经典的数学习题的小结也非常重要。比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经典的生活背景题目等。在小结归纳时,让学生体验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让学生体验问题的不同评价方式,感受不同方法的得出主要来源于我们对问题的认识角度的不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这些问题的小结,就是学生学习反思的过程,让学生在大脑中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享受情感上带来的成功的快乐。
我们应当明白,课堂小结既不是课堂教学结束的“序曲”,也不是教学成果的介绍会,更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束,而是从一个舞台走向另一个舞台的开始,课堂小结虽然短暂,但只要我们用心来做,就能够提升课堂整体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陕西省城固县润东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