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中提升师幼互动

□陈 阳

字数:1588 2025-03-23 版名:教育理论
  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幼儿提供了自由探索的空间。在自主游戏中,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游戏体验、学习效果以及身心全面发展。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幼儿是自主游戏的主人,在游戏活动中有自主决策、自主探索的权利。教师要从传统的领导者角色转变为引导者、支持者与观察者。在游戏前,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合作伙伴与游戏材料;游戏中,尊重幼儿的游戏创意与玩法,耐心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只有当幼儿真正需要帮助或游戏偏离教育目标等特殊情况时,教师才需适时适度地介入。
   二、精准把握介入游戏的时机
  1.当幼儿遇到困难无法自行解决时介入
  在自主游戏中,幼儿常常会面临各种挑战与困难,教师要敏锐地观察到幼儿的困境,并在合适的时机介入给予帮助。例如,在拼图游戏中,幼儿多次尝试仍无法将拼图完成,表现出焦虑和沮丧情绪时,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分析拼图的特征、寻找规律,引导幼儿逐步完成拼图,同时鼓励幼儿在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2.当游戏出现危险或违反规则时介入
  教师要时刻关注游戏中的安全与秩序问题,一旦发现幼儿的游戏行为存在安全隐患,如在体育游戏中幼儿使用器材不当可能导致受伤,或者幼儿违反游戏规则影响其他幼儿的游戏体验时,教师应立即介入制止危险行为或引导幼儿遵守规则。
  3.当幼儿主动寻求帮助时介入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有时会主动向教师寻求帮助,这表明幼儿对教师的信任以及自身对解决问题的渴望。此时,教师应积极回应幼儿的需求,给予有效的支持。
  三、采用多元互动方式,丰富师幼互动内涵
  1.语言互动
  教师在与幼儿互动时,除了简单的提问与指令外,还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与表达。如在建构游戏中,教师问幼儿:“你想搭建一个什么样的建筑?如果要让这个建筑更高更坚固,你打算怎么做?”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幼儿的回答,给予积极的反馈与回应,鼓励幼儿继续表达自己的想法。
  2.肢体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微笑、点头、拥抱、拉手等肢体动作表达对幼儿的关注、鼓励与支持。例如,在幼儿完成一项游戏任务时,教师给予一个大大的拥抱和赞许的微笑,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认可与喜悦;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轻轻拍拍幼儿的肩膀,给予安慰与鼓励,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陪伴与信任。
  3.眼神互动
  教师在游戏中要用亲切、鼓励的眼神关注每一个幼儿,与幼儿建立眼神联系。当幼儿在游戏中有出色表现时,教师投以赞赏的目光;当幼儿出现不良行为时,教师用严肃的眼神提醒幼儿。眼神互动能够在不干扰幼儿游戏进程的情况下,传达教师的情感与态度,促进幼儿的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
   四、构建积极的互动环境,促进师幼互动的有效开展
  1.园区环境创设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确保材料的种类、数量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游戏需求与兴趣爱好。游戏区域的划分要合理,空间布局要宽敞、明亮、舒适,让幼儿在游戏中有良好的体验感。例如,在美工区投放各种绘画工具、手工材料、废旧物品等,在建构区提供不同形状、大小、材质的积木等。
  2.心理环境营造
  营造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是促进师幼互动的关键。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兴趣与想法,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观点,不批评、不指责幼儿在游戏中的错误与失败,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与同伴关系,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温暖与支持。
  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意义的教育过程,多元化的策略将有效增进师幼互动的成效,让教师在自主游戏情境中更出色地引领幼儿去探寻、求知与进步,推动幼儿认知、情感、社交等诸多维度全方位成长。

  本文系陕西省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研究一般项目研究成果,课题名称:《评估指南》背景下乡村幼儿园教师师幼互动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SJS2023YB012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雷家巷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