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态可掬的“黎侯虎”

□程应峰

字数:1663 2025-03-19 版名:文苑
  说到老虎,人们便不由自主地想到“百兽之王”四个字,脑海中也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出老虎壮硕威猛、叱咤山林的形象。在民间,老虎被视为执搏挫锐、噬食鬼魅、镇祟驱邪、保佑安康的瑞兽。新娘出嫁时必备一对黄面小布虎,寓意喜结良缘、多沾虎(福)气、早生贵子。小孩子也常穿虎头鞋,戴虎头帽,寓意健康活泼、富贵长寿。“黎侯虎”正是借猛虎的寓意应运而生的一种民间布艺,极具人文价值,深受大众喜爱。
  布制老虎,历史悠久
  商周时期,古黎国的都城在今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古黎国的图腾就是老虎。《尚书》中关于“西伯戡黎”的记载,讲的是周文王亲征黎国并灭黎的故事。相传,周文王攻打黎国一月有余,久攻不下,后来得知不能得胜皆因黎国有一宝物——玉石虎,此物可庇佑黎国不受侵害。于是周文王派人窃得此物,黎国就此土崩瓦解。灭黎后,周文王和为他出谋划策的谋士相继去世。举国上下传言此乃因屠戮黎国百姓遭到的天谴。继位的周武王无奈之下将偷来的玉石虎归还黎国,将流亡他乡的黎国君臣请回。后世黎国百姓便有了用不同材料制作老虎的传统,几千年不衰。2006年,考古团队在黎城县西周古墓中发掘出了玉石虎。
  农耕时代,当地老百姓在孩子们满月或过生日时,往往会做个“黎侯虎”表达祝福。心灵手巧的妇人们在制作布老虎时肯下功夫,布料和丝线的选择都十分讲究。那布老虎背部是黄色,腹部是红色,耳朵是粉色镶蓝边,眼睛处是一层叠一层的多色布片,最中间还要安上铜扣或玻璃珠当眼珠子,就连睫毛都一根一根绣得清清楚楚,一只绿色的鼻子让威风凛凛的布老虎透出了几分憨态。小孩子躺在炕上,枕边就放着活灵活现的小老虎,一是为了逗弄孩子,二是希望老虎能够保佑孩子平安。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家里人还会制作出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布老虎玩具,陪伴孩子成长。
  现在,色彩明丽、憨态可掬的“黎侯虎”以其独特的造型、丰富的内涵,走进了千家万户。几千年来,黎城县人对老虎的喜爱有增无减,历经岁月更迭、风雨洗礼,“黎侯虎”已经深深根植于人们的生活,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肖邮票,闻名遐迩
  黎城县谷驼村民间艺人高秋英,从20岁起就开始制作“黎侯虎”,三十多年来,她亲手缝制的“黎侯虎”不计其数。在保留传统造型的基础上,她不断创新制作工艺和版式,制作出的“黎侯虎”形态各异、色彩多样,每一个都活灵活现、虎虎生威。她制作的“黎侯虎”,从剪裁、拼缝成形、内部填充、眼睛眉毛的镶嵌,力求表现老虎的威猛和憨态,其造型粗、短、胖、圆,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有不同的寓意。其中,制作“黎侯虎”的面料主色为红黄两种,代表喜庆和吉祥;四足向外撇,寓意向下扎根;脑袋微微上扬,代表孩子般的天真活泼。“黎侯虎”无尖角、硬刺,符合民间玩具的造型法则,表现出简约质朴的美感。此外,“黎侯虎”讲究雌雄配对,由整块布料剪成一阴一阳、阴阳相合的波纹状,分别贴于雌雄两虎背上进行区分,表达了阴阳结合、生生不息的生育观。“黎侯虎”的鼻子、眉毛、眼睛要一点点剪出来,鼻子是树叶形,眼睛明亮,由红、白、黑三种颜色叠加而成,它们是五官中最显眼、最突出的部位。
  1997年春天,国家邮电部发出通知,征集1998年戊寅年生肖邮票图案。黎城县邮电局将高秋英做的“黎侯虎”送去,摆上了邮票设计师和评审人员的案头。最终,高秋英的作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被选为1998年虎年生肖邮票的图案。1998年1月5日,长治市召开邮票首发式,“黎侯虎”邮票成为山西省继壶口瀑布、应县木塔之后,又一载入邮票史册的艺术珍品,被命名为“虎虎生威”的邮票,从此成为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的一张名片。
  2008年,“黎侯虎”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第一虎”。黎城县作为“黎侯虎”手工艺的发源地,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黎侯虎”,不仅在文化意义上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其经济价值也随之得到开发,成为人们喜爱的收藏品、装饰品和馈赠佳品。
  在“黎侯虎”威风凛凛的造型里,积淀着历史典故的文化底蕴,凝结着民间匠人的智慧巧思,寄托着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如今,它已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