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自主选学”,前行路上的“灯塔”
□ 马永青
字数:1435
2025-03-19
版名:成长
一个人的成长,不仅要有自己的努力,还要看他与谁同行,是否遇到对的导师,给他指明前进的方向。2022版新课标的颁布给我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带来了冲击和迷茫,核心素养怎样在教学中有效落实?就在这个时候,“‘国培计划(2024)’——陕西省项目县教师自主选学试点研修项目”悄然来到了我的身边,成为我成长路上的“灯塔”。
忐忑受命期待“灯塔”
2024年9月初,我接到学校教务处的通知,去参加“‘国培计划’——陕西省项目县教师自主选学试点研修项目”。我们要出去培训,回来还要培训别的老师,我能完成这个任务吗?我自己清楚,自从2002年来到小学语文教师这个岗位上,22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生涯,其间虽然也有很多机会外出学习培训,但每次学习时间大都是一两天,学的内容零零散散,解决不了真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时代对教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及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全面成长发展。带着期待“灯塔”的心态,我踏上了国培“自主选学”之旅。
拨云见日 仰望“灯塔”
在武汉,我们和国培项目的各位专家开启了一场遇见,这场遇见,让我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王金涛教授从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教师发展与研修创新方面给出了建议,让我茅塞顿开:信息技术时代,我们不是要制止孩子使用电子产品,而是要正确引导他们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到学习与生活之中。李作芳、张春霞、鲍思维等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让我茅塞顿开,迷茫之中让我看见了“灯塔”之光,“核心素养”“任务群”“教学评一体”这些解读冲击着我的头脑,让我的认识变得越来越清晰。
在长沙,我们又和国培项目的各位专家开启了一场心灵的交流,让我信心倍增。黄朝霞、张春霞、李定春等专家,结合多年的教学和国培经验,根据我们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通过一场场专题讲座、一个个案例分析、一次次课例教学展示,以及每天进行的小组讨论,“学、思、辩”三管齐下,让我们大开眼界、大有收获。专家们深厚的专业知识,深入浅出地将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融入讲座中,刷新了我们的认知。遇见他们,就如海上迷途的船只看到了灯塔指引的火光。
共同学习走近“灯塔”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浩瀚海洋中,每个团队都是一艘航行在其中的船只。而国培,便是那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是激励我们不断奋进的动力。返岗后,在各位专家提供的先进理念与方法的引领下,我积极投入到优化团队的工作中。我致力于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努力提升我们团队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创新能力。我组织开展了三次骨干教师培训,第一次重在改变参训教师的教学观念,制订切实可行的研修计划,从网络课程到线下实践,摸索前进;第二次重在改变参训教师的教学模式,团队成员之间打磨教学设计、说课,一次次的碰撞和一次次的反思成为我们一次次的成长;第三次重在改变陈旧的听评课模式,为了保障听评课活动的有效性和公正性,我们采用了黄朝霞教授研究的“观教·察学·省己”听评课模式,建立科学的听评课评价标准和机制,既考虑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兼顾学生的学习效果,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
不断求索 成为“灯塔”
我始终铭记要为身边的老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支持,用所学所悟回馈国培专家的辛勤付出和耐心指导。每一次的教学研讨活动和每一次的骨干教师培训都是我展现国培班所学、发挥所长的好机会,我都会全力以赴,力求做到最好。同时,我也会将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主动与各位专家沟通,听取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上,在国培“灯塔”的指引下,我将努力成为“灯塔”。
忐忑受命期待“灯塔”
2024年9月初,我接到学校教务处的通知,去参加“‘国培计划’——陕西省项目县教师自主选学试点研修项目”。我们要出去培训,回来还要培训别的老师,我能完成这个任务吗?我自己清楚,自从2002年来到小学语文教师这个岗位上,22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生涯,其间虽然也有很多机会外出学习培训,但每次学习时间大都是一两天,学的内容零零散散,解决不了真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时代对教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及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全面成长发展。带着期待“灯塔”的心态,我踏上了国培“自主选学”之旅。
拨云见日 仰望“灯塔”
在武汉,我们和国培项目的各位专家开启了一场遇见,这场遇见,让我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王金涛教授从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教师发展与研修创新方面给出了建议,让我茅塞顿开:信息技术时代,我们不是要制止孩子使用电子产品,而是要正确引导他们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到学习与生活之中。李作芳、张春霞、鲍思维等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让我茅塞顿开,迷茫之中让我看见了“灯塔”之光,“核心素养”“任务群”“教学评一体”这些解读冲击着我的头脑,让我的认识变得越来越清晰。
在长沙,我们又和国培项目的各位专家开启了一场心灵的交流,让我信心倍增。黄朝霞、张春霞、李定春等专家,结合多年的教学和国培经验,根据我们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通过一场场专题讲座、一个个案例分析、一次次课例教学展示,以及每天进行的小组讨论,“学、思、辩”三管齐下,让我们大开眼界、大有收获。专家们深厚的专业知识,深入浅出地将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融入讲座中,刷新了我们的认知。遇见他们,就如海上迷途的船只看到了灯塔指引的火光。
共同学习走近“灯塔”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浩瀚海洋中,每个团队都是一艘航行在其中的船只。而国培,便是那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是激励我们不断奋进的动力。返岗后,在各位专家提供的先进理念与方法的引领下,我积极投入到优化团队的工作中。我致力于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努力提升我们团队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创新能力。我组织开展了三次骨干教师培训,第一次重在改变参训教师的教学观念,制订切实可行的研修计划,从网络课程到线下实践,摸索前进;第二次重在改变参训教师的教学模式,团队成员之间打磨教学设计、说课,一次次的碰撞和一次次的反思成为我们一次次的成长;第三次重在改变陈旧的听评课模式,为了保障听评课活动的有效性和公正性,我们采用了黄朝霞教授研究的“观教·察学·省己”听评课模式,建立科学的听评课评价标准和机制,既考虑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兼顾学生的学习效果,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
不断求索 成为“灯塔”
我始终铭记要为身边的老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支持,用所学所悟回馈国培专家的辛勤付出和耐心指导。每一次的教学研讨活动和每一次的骨干教师培训都是我展现国培班所学、发挥所长的好机会,我都会全力以赴,力求做到最好。同时,我也会将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主动与各位专家沟通,听取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上,在国培“灯塔”的指引下,我将努力成为“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