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策略探析

□项艳 杨亚锋

字数:1456 2025-03-16 版名:教育理论
  课堂练习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解题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些现实问题,即小学低段数学的课堂练习教学存在诸多不足,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一、小学低段数学课堂练习教学面临的问题
  1.目标不明确,内容定位宽泛。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对课堂练习的目标设定较为模糊,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同时,练习内容的定位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和重点,导致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难以掌握关键知识点,无法有效巩固和深化所学内容。
  2.知识跨度大,缺乏层次性。一些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导致练习内容的知识跨度过大,缺乏必要的层次性和梯度性。这使得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难以从简单到复杂逐步过渡,影响了他们解题能力的提升。
  3.习题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部分课堂练习的习题形式过于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使得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这种机械式的练习方式不仅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还可能导致他们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
  4.忽视个体差异,缺乏个性化指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但一些教师在课堂练习教学中忽视了个体差异,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导致部分学生无法适应教学节奏,难以达到预期的练习效果。同时,对于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也缺乏个性化的指导,使得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
  二、小学低段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的改进策略
  1.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应明确练习目标,并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精细化设计。对于练习内容,也应进行精确定位,突出重点和难点,确保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例如,在教授“认识钟表”时,练习目标可以设定为让学生准确识别时针、分针和秒针,并能正确读出时间。在设计练习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识别钟面上的指针、读取不同时间点,等等,并可以结合实际情境设置问题,以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2.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练习的难度和梯度。通过设计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的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过渡,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以“加法运算”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初级阶段可以注重基础运算规则的掌握,中级阶段可以引入进位等更复杂的问题,高级阶段则可以设计应用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运算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应创新习题形式,增加趣味性。通过设计游戏化、故事化等多样化的习题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提高学习效果。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或故事情境,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
  4.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在课堂练习教学中,教师应细心观察并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便根据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对于基础稍显薄弱的学生,教师应倾注更多的耐心和关注,提供针对性的指导,逐步帮助他们提升学习水平;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设计更具挑战性和启发性的练习题,以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同时,当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应迅速作出反应,给予及时且具体的指导,从而推动他们更好地前进。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地实施这些教学策略,才能切实提升教学质量,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项艳陕西省镇安县西口回族镇明德小学;杨亚锋陕西省镇安县大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