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蔡小苗

字数:1438 2025-03-16 版名:教育理论
  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亟需更新观念,调整教育理念,在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基石的教学评价体系。此体系除了评价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更加注重对其数学思维、解题技巧以及数学情感态度的培养和评价。教师需要采用科学、合理、发展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衡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断推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增强对其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合理应用评价标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一评价体系应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而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由于小学生在思维发展、认知能力和学习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合理应用评价标准成为确保评价有效性的关键。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时,教师应首先明确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更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自身不足,并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以“混合运算”知识点教学为例,评价标准的制订应紧密结合课程内容,体现对学生基础概念理解、运算技能掌握、数学思维能力发展、数学情感态度、数学个性发展的全面考量。
  具体来说,教师可通过设计包含不同难度层次的课堂测验与作业,评估学生对混合运算基本概念与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通过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混合运算的情况,教师可进一步评估学生是否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是否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以及他们的思维灵活性与创新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机会,观察学生在团队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协作能力、沟通技巧以及领导才能。在合理应用评价标准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评价的及时性和反馈的有效性,及时的评价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有效的反馈则能帮助学生明确改进方向,激发学生持续努力的动力。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教师不仅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还能精准指导每个学生,实现个性化教学,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积极开展综合性评价
  综合性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考查和多元评价,通过积极开展综合性评价,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学生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教学支持。
  以“圆”章节的知识点教学为例,综合性评价的实施可以贯穿教学的各个阶段。在引入阶段,教师可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物体,让学生辨识并描述圆形的基本特征,以此评价学生对圆形的初步认知。在探究阶段,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实验活动,如测量圆的直径和半径、探索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等,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习阶段,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以及应用题等,以检验学生对“圆”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教师可以了解他们在不同题型上的表现,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还可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总结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收获和不足,并制订下一步的学习计划,通过这一环节的实施,教师可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未来学习潜力,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学支持。
  综上所述,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重视其数学思维的形成和情感态度的培养,通过公正、客观、全面的评价,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并着重提升其数学应用能力,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西安高新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