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樊芳丽
字数:1527
2025-03-16
版名:教育理论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竞争意识,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还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一、了解学生,实施科学分组
实践证明,小组如何组成对合作学习的效果有一定影响。分组应在了解学生知识能力差异的基础上进行。通常可以按能力差异组成有4—6名成员的异质学习小组。保证组内优势互补和组间力量相对平衡,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和以竞争促发展。同时,也可以根据合作内容的需要进行相对灵活多变的分组,如可以按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编组,也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组成学习小组。如此进行科学分组,容易使成员确立共同的小组目标(如得到表扬、拿到奖品、获得某项称号等),并竭力为之争取。
二、小组合作学习要有趣味性
单一、乏味的合作学习形式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新颖、独特的学习方式。例如,在学习英语歌谣时,布置这样的任务:学会朗读歌谣后,各小组设计自己的节奏并表演。可用任意一种节拍,可拍手、可跺脚、可手脚同用,还可以根据所学的歌谣创新,学生们就会聚精会神地边听边复述,学习积极性高涨。小组活动时,互帮互助,攻破难点,共同进步;小组创新时,教室里一片欢声笑语,学生们都兴致盎然地参与活动;小组表演时,各种形式层出不穷,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善于组织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组与组的情况不尽相同,讨论的情况也不一样,对讨论时争议大的问题,教师要能迅速抓住要害,指出关键,让双方思考。有的组讨论情况较差,卡壳进行不下去了,这时教师要佯装不知地问问邻近组的看法,卡壳组的同学会听到别人的意见并从中受到启发而顺利地讨论下去。课堂上组织讨论,信息交流是多向的,有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教师要能准确、及时获得教学信息,适时反馈,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组织讨论,可以满足学生“说”的要求。而适时适当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是对讨论的有利辅助。教师借助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眼、耳、手、口),动脑、动手、动口,通过对感性材料的观察、比较、分析、操作,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做,既符合儿童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又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策划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每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及理解能力各不相同,要充分了解自己所教学生年龄的特点,设计与其年龄相适应的活动方式。三、四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简单,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直观、具体的内容来学习,且他们的短时记忆好。所以在教授英语单词时,应尽可能多地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如词卡、挂图、课件等。教学实践证明,越是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积极性越高,学习的效果越好,记忆的效果也好。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两三年学英语的基础,能做到自觉听、主动说。学习时,虽然还要依靠直观、具体的内容,但他们的思维已经有了很大发展,所以在教授英语单词时,除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还要增加一些挑战,设计一些有难度的活动。
五、指导合作,让每个孩子享受成功
组内合作是合作学习的核心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应让孩子们全员参与,尽情表达,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大舞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最佳时机,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从形式走向实质。
(作者单位:陕西省三原县中山街中心小学)
一、了解学生,实施科学分组
实践证明,小组如何组成对合作学习的效果有一定影响。分组应在了解学生知识能力差异的基础上进行。通常可以按能力差异组成有4—6名成员的异质学习小组。保证组内优势互补和组间力量相对平衡,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和以竞争促发展。同时,也可以根据合作内容的需要进行相对灵活多变的分组,如可以按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编组,也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组成学习小组。如此进行科学分组,容易使成员确立共同的小组目标(如得到表扬、拿到奖品、获得某项称号等),并竭力为之争取。
二、小组合作学习要有趣味性
单一、乏味的合作学习形式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新颖、独特的学习方式。例如,在学习英语歌谣时,布置这样的任务:学会朗读歌谣后,各小组设计自己的节奏并表演。可用任意一种节拍,可拍手、可跺脚、可手脚同用,还可以根据所学的歌谣创新,学生们就会聚精会神地边听边复述,学习积极性高涨。小组活动时,互帮互助,攻破难点,共同进步;小组创新时,教室里一片欢声笑语,学生们都兴致盎然地参与活动;小组表演时,各种形式层出不穷,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善于组织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组与组的情况不尽相同,讨论的情况也不一样,对讨论时争议大的问题,教师要能迅速抓住要害,指出关键,让双方思考。有的组讨论情况较差,卡壳进行不下去了,这时教师要佯装不知地问问邻近组的看法,卡壳组的同学会听到别人的意见并从中受到启发而顺利地讨论下去。课堂上组织讨论,信息交流是多向的,有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教师要能准确、及时获得教学信息,适时反馈,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组织讨论,可以满足学生“说”的要求。而适时适当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是对讨论的有利辅助。教师借助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眼、耳、手、口),动脑、动手、动口,通过对感性材料的观察、比较、分析、操作,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做,既符合儿童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又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策划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每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及理解能力各不相同,要充分了解自己所教学生年龄的特点,设计与其年龄相适应的活动方式。三、四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简单,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直观、具体的内容来学习,且他们的短时记忆好。所以在教授英语单词时,应尽可能多地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如词卡、挂图、课件等。教学实践证明,越是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积极性越高,学习的效果越好,记忆的效果也好。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两三年学英语的基础,能做到自觉听、主动说。学习时,虽然还要依靠直观、具体的内容,但他们的思维已经有了很大发展,所以在教授英语单词时,除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还要增加一些挑战,设计一些有难度的活动。
五、指导合作,让每个孩子享受成功
组内合作是合作学习的核心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应让孩子们全员参与,尽情表达,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大舞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最佳时机,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从形式走向实质。
(作者单位:陕西省三原县中山街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