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汪 峰

字数:2836 2025-03-16 版名:教育理论
  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多民族国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例如太极拳、八段锦、舞狮、赛龙舟、马球、骑射、蹴鞠、摔跤、空竹等都是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优秀代表项目,这些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备基本的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作用,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内涵,形成了以各民族生活习性、民族性格、审美理念、情感表达为特色的优秀文化载体。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
  新时代,在建设文化强国和体育强国的理念下,我们应当积极传承发展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不代表着全盘接收,更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要求我们推动传统体育文化的时代创新,使其成为助力新时代高校学子成长成才的文化沃土。从长远来看,以高校为阵地,以创新教学为手段,推动传统体育文化融入现代体育教学当中,不仅是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活力的必要手段,也是优化高校体育教学机制的有效策略。作为一种体育形式,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运动形式具有较大差异。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对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存在的矛盾关系进行梳理,对民族传统体育规则进行现代化处理,适当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形式进行改造,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打造全新的框架,在保护民族传统体育的同时为其注入更新颖的表现形式,实现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丰富国民体育运动形式。在时代发展下,人民生活条件逐步提升,对于健康的需求以及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这也使参与运动的人数大量上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能使体育活动形式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丰富,在满足我国人民对体育活动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这对于强化人们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价值以及深远意义。相关部门应不断提高对全民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尤其是中职体育院校,要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在教学教育事业中,要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力度,激发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转变人们的思想,利用体育活动丰富人们的生活,推动人民身心健康发展。
  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形势下国际文化交流频率越来越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能扩展我国国际交流渠道,更深刻地将我国独特的文化特征展现出来,在国际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更大的优势。
  三、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提升精神素养的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单单是在生理上让国民强健体魄,还能使整个社会的思想品德教育得到增强。众所周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仅是体育运动项目内涵的展现,所包含的内容还有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民族文化以及体育精神。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下,这些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宣扬,并在民族体育项目不断普及的过程中影响人们思想,从而更有效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由此可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开展,对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对人们建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教育方面发挥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
  若想有效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首先应注重对相关体系进行完善,建立更合理的传承发展制度,利用有效制度引领发展。构建健全的传承制度能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在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需严格遵循相关制度约束,根据科学发展规律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在落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国家与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加大对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资金支持。
   四、民族传统体育融合中职体育教学方法浅析
  现代体育教学当中,教学内容存在局限性,难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训练的热情,同时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贴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导致中职体育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为此,我们应当从多维度、多内容、多互动等模式开展教学,即混合式教学,形成师生互动学习,师引导,生主动的良性氛围。具体如何去开展,可以从以下几点落实。
  1.维度拓展——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教学
  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我们应当尊重民族差异,将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结合学习,尊重民族文化。例如在体育文化课程中,可以对比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文化差异,寻找共同点,以此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通过多媒体教学,观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历程,通过对传统体育的了解,从文化内涵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精神素养,塑造他们正确的价值取向。就拿舞狮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来说,又分南派跟北派,南派舞狮的造型与北派舞狮有着不同,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播放例如《雄狮少年》等国漫题材电影。还可以让学生观察南北派舞狮造型、动作以及技法等,多角度去探讨,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发组成学习小组分别去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由被动的以师授课,转变为师生互动、生生传递的有效学习氛围。舞狮分南北是因为地域性文化差异,南狮色彩斑斓,更注重情感表达;北狮以红色、黑色为基调,更强调形体展示,就好像中国画里的写意跟写实,南狮重写意,外形较为浮夸,色彩更为多变,更突出的是表现狮子昂扬威猛、高高在上的形象;北狮重写形,外形更接近真实的狮子形象,主要表现狮子的生活习性,所以色彩大多以金色红色为主,其中还不乏猫科动物憨态可掬的生活形象。这是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层面引导学生去发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树立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他们的精神素养。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多内容输出——传统与现代结合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多彩,但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场地限制、地域影响,不能一一实现。正因如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内容输出作为主要目的,同时也要正视学生的差异性,例如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身体素质等多方面因素,让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和学习进度等,这样才能有效地乃至高效地培养“好苗子”。教学过程中内容输出可以选择多媒体短视频或者邀请民族传统体育表演者,又或者参观民族体育馆,切身体会感受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类似民族传统体育的小游戏,让学生参与进来,例如蹴鞠,早在汉代就有记载,原本是训练士兵的手段,经过唐宋明清几代演变,可以说是足球的前身。教师可以将场地缩小,由11人的队伍缩减成5人,按照蹴鞠的规则进行游戏,积分制竞赛,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锻炼他们的身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帮助学生在内容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制订自己的专属计划,完成课程,提升自己身体素质。这才是新时代混合型教学的多内容输出,让学生拥有自主选择权,而不是教师强制执行目标。
  综上所述,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中职学校教育中,能够以丰富多彩的体育形式强健学生的体魄,同时其优秀的文化内涵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他们的精神素养。
  (作者单位: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