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时药影 忆深情长

□徐静

字数:1238 2025-03-12 版名:文苑
  我的家乡在秦岭深处,那里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每到春日,我的思绪总会不由自主地飘向过往,脑海中浮现出已故祖母的音容笑貌。她曾是村里备受敬重的赤脚医生,受她的影响,我对中医药的热爱,似春日肆意疯长的花草,洋溢着蓬勃生机。
  祖母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中医药历史源远流长,自远古时代起,便始终如一地守护着人们的健康。民间那些代代相传、经久不衰的中医药谚语,便是有力的证明。就拿“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来说,短短十几个字,却将人参和三七的关键功效阐释得明明白白。在没有现代医学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凭借着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和不断实践,逐一探索出各种植物的药用价值。祖母作为赤脚医生,终其一生都在践行中医药理论,用自己精湛的医术为村民们解除病痛、排忧解难。
  早春时节,气候变幻无常,乍暖还寒,早晚温差极大。记得有一回,我不慎着了凉,鼻塞、头疼得厉害,整个人昏昏沉沉的。祖母得知后,立刻从橱柜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小把防风,又抓了一把粳米,准备为我熬制防风粥。她一边有条不紊地煮着粥,一边轻声念叨:“孩子,‘伤风带表安,防风粥当先’,这防风粥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良方。防风性微温,味辛、甘,能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早在古代,人们就用它来抵御风寒。你喝了这粥,身上的寒气就会慢慢散去。”不一会儿,厨房里便弥漫着粥的香气,那是家的味道。我喝着热气腾腾的防风粥,身体渐渐暖和起来,不适的症状也减轻了许多。
  随着春天的脚步靠近,万物愈发蓬勃生长,而我却因工作压力大,情绪起伏不定,时常陷入焦虑烦躁的情绪泥沼。祖母似乎一眼便看穿了我的困境,她从屋里拿出一个小罐子,里面装着炒熟的酸枣仁。祖母语重心长地说:“‘若要不失眠,煮粥加枣仁’,这酸枣仁能养心补肝、宁心安神。中医药讲究顺应时节调养身心,春天人容易情绪不稳,喝点儿这个,心里就踏实了。”我依照祖母的嘱咐,喝了几天酸枣仁水,心情果然逐渐平静下来,又能以积极乐观的状态面对生活了。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在我们家,春天还有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枸杞叶猪肝汤。祖母说,春天是养肝的黄金时节,枸杞叶味苦、甘,性凉,能补虚益精、清热止渴;猪肝则可补肝明目。将它们放在一起煮汤,既能滋养肝脏,又美味可口。每到周末,祖母总会早早地去集市上挑选新鲜的枸杞叶和猪肝,回来后精心为我们熬汤。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感受着春天的美好,欢声笑语在屋中回荡。
  祖母还告诉我,中医的脏腑理论认为,春属木,与肝对应,所以春季养肝至关重要,这也是中医药顺应自然养生的生动体现。俗话说:“春不养,夏不稳。”春季养肝,也是为了能在后续季节里保持身体健康。
  然而,时光无情,祖母还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她对中医药的热爱,以及用中医药为村民服务的精神,如同璀璨星辰,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如今,每到春天,我仿佛还能看见祖母忙碌的身影,听见她讲解中医药知识的声音:“平时用连翘泡水喝,可以生发、降火,但要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饮用哦……”那声音带着岁月的温度,在春风里悠悠飘荡,成为我心底珍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