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窗外的绿草地

□高凤香

字数:1530 2025-03-12 版名:文苑
  发烫的八月,走进上海金瑞学校,跟着程红兵校长,一条一条长廊穿行,一间一间教室参观,一扇一扇窗户眺望,我的眼里被灌满了绿色的凉意。
  程红兵说,孩子们在学校里看到的是绿色,那么绿色就会成为孩子们心灵的主色,充满希望,富有活力。
  他不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这座新建的校舍,每走几步就能看到一团新绿,或是悬在窗外的一树棕榈叶,或是映在玻璃上的一蓬桂枝,或是迤逦在草坪边的一行冬青,或是盘旋在泥土里的一片结缕草……形态各异的绿,深浅不一的绿,就这样被巧妙地移植到了教学楼的每个转角处,或高或低,或粗或细,或蓬松或紧凑,或独秀或绵延,一律带着开花的姿态,攒聚着生长的勇气,迎接每个孩子的到来。
  艺术教室里摆放着24个黑色的琴谱支架,靠墙一圈有24张天蓝色的靠背椅,坐垫下方架着一个镂空平底篮,能放几本书及其他日用品。外墙是透明的落地玻璃,装有门把手,能够开合,拉开后就可以走到外面的草坪上去。即使不打开,坐在室内弹琴,抬头也能将满园的绿色尽收眼底。
  这样的教学场所是灵动的、自由的、开放的,有无限的延展空间。思维凝滞时,蓝天上飘来的一朵白云,会给孩子们带来灵光乍现的惊喜;琴弦生涩时,树缝里滑过的一抹霞光,会让孩子们的指尖染上神奇的魔法;思念亲友时,飞扬的音符会破窗而出,让空中的大雁带去牵挂,带去淡绿色的祝福。
  如果把乐谱装进心里,就可以抱一把吉他,带一柄琵琶,拿一支葫芦丝,提一面小锣,举一管芦笛,拉开玻璃门,走出教室,走进花园,或独自弹唱,让心随着白云飞,或三五个人即兴举办一场音乐会,让童声生出绿色的羽翼,自由飞翔……
  这里的图书馆宽敞明亮,半边都是落地的玻璃窗,采光极好。更有个性的是杵在图书馆中间的圆形柱子,像一棵大树生长在图书馆里。树根埋进褐色的土壤,茂密的树枝长进天花板里,粗壮的树干周围镶着五层木质圆盘,摆放着各种有趣的绘本。窗外有各种新栽的树木,远近高低,错落有致。待到绿树成荫、莺歌燕舞之时,坐在散发着淡淡木香的书桌旁,取一本喜欢的书籍,静静阅读,让小小的心在充满爱的字里行间自由起伏,在文学的绿色海洋里任意漂荡,在科学的宇宙里纵横驰骋,该是多么惬意与洒脱啊!
  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一间间教室。每一间里都摆放着六套桌椅,每套桌椅围坐着4名学生。大课桌是用4张花瓣形小桌子拼成的,远远看去就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色四照花。椅子是鲜亮醒目的橙黄色,靠背处有腰靠支撑,坐累了可以斜靠椅背舒展身体。
  站在三楼往下看,窗下一条小河正潺潺流淌,河水碧绿,像翡翠从遥远的地方铺砌过来,又向更遥远的地方延伸出去。河的南岸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碧绿稻田,白云一团一团移动,时聚时散,时浓时淡,遮住炽热的阳光时,稻秧的绿色便明灭变化着,像动态的画笔在稻田里挥毫泼墨,眨眼间便是一幅杰作。
  楼顶是一座空中花园。虽说学校无处不是花园,但要把楼顶建成花园绝非一件易事。土得运上来,水得引上来,肥得供上来,花草树木得移上来。太薄的土壤长不出茂盛的庄稼,花草树木亦是如此。行走在健步小道上,程红兵讲解了学校的未来规划,讲“绿色”的办学理念,讲教师们的创意构想,讲学子们的欢欣愉悦,渐渐地,我听得陶醉了。
  站在楼顶,眺望四周,看不见林立的高楼,听不见嘈杂的人声和汽车驶过的轰鸣,成片成片的茂密树林簇拥着这所新建的学校,使人仿佛置身大自然的怀抱。
  教育是塑造灵魂的“绿色工程”。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全身心地体验、全身心地创造,并开出创造之花,结出创造之果,繁密创造之林。程红兵用他的“绿色”教育理念为孩子们创造了“绿色”的精神家园,用他的尝试与探索为我们搭建起了和自然接轨的教育通道。
  离开学校,告别程红兵校长时,我又回头看了看楼顶悬挂着的“正心、求义、语理、行道”校训,来时的迷茫终于化作林间的清泉,向远方汩汩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