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昆虫少年”
□王小梅
字数:1652
2025-03-12
版名:成长
“同学们,这是新转来的小天同学。”在去年九月的晨会上,我把手轻轻搭在男孩单薄的肩头。他始终低着头,额前的碎发遮住了眼睛。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小天。那天他站在讲台旁,指甲缝里沾着泥土,裤脚上还沾着一片枯叶。当同学们热情鼓掌时,他突然蹲下来,从书包侧袋里掏出一个玻璃瓶,专注地观察着里面蠕动的蚯蚓。教室里响起窃笑声。
接下来的日子里,小天始终独来独往。午餐时他总端着餐盘躲到图书角,课间蹲在花坛边记录蚂蚁搬家的路线。最棘手的是那次美术课,当大家互相欣赏画作时,他突然掀翻自己的水彩盒,颜料泼了满桌——只因为前桌女孩想看他画的螳螂。
那天放学后,我悄悄跟着他。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男孩蹲在拆迁围挡后的荒地上,举着放大镜观察朽木上的菌菇。书包随意丢在泥地上,露出半本《中国昆虫图谱》。
“虎甲虫的鞘翅在阳光下会变成彩虹色哦。”我蹲在他身边轻声说道。小天猛地抬头,我第一次看清他的眼睛。
“您……也懂这些?”他的声音像生锈的门轴。我指着朽木上的白点:“这是裂褶菌,能分解木质素。”他眼睛亮了起来,但又迅速暗了下去:“他们都说我是怪胎。”
如何改变这个内心孤独、极度不合群的孩子?我用了三招:
第一招:找到秘密通道
教师节的清晨,我在教室生物角摆了盆捕蝇草。翠绿夹子般的叶片上沾着露珠,旁边立着卡片:“猜猜我怎么吃东西?答对者奖励《昆虫记》。”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围过来时,小天站在三米外,身体不自觉地转向这边。当阿杰说“用嘴巴吃”时,他嘴唇动了动。我捕捉到那声几乎不可闻的“腺毛”。
“正确答案是……”我故意拖长声音。小天突然冲过来,手指悬在捕蝇草上方:“触碰感应毛两次,‘陷阱’就会闭合!”他急促的呼吸喷在玻璃罩上泛起白雾。
我把精装版《昆虫记》递给他时,他小心翼翼地接了过去。那天午休,我们蹲在生物角给鼠妇换土。他告诉我枯叶蛱蝶的拟态秘诀,我分享大学时在神农架找萤火虫的经历……
第二招:搭建展示舞台
秋雨连绵的周四,科学课讲到昆虫口器。我搬来投影仪:“今天我们请到特别顾问。”幕布亮起的瞬间,教室里响起惊呼——经过小天同意,我把他收藏的标本盒拍成了高清照片。
“这是虹彩叩甲,它的鞘翅有纳米结构……”我指着图片,余光瞥见小天攥紧的拳头渐渐松开。当展示到透翅蛾标本时,后排传来嘀咕:“假的吧?哪有这么薄的翅膀。”
小天突然站起来说:“这是用二甲苯透明处理过的!”在全班的寂静中,他快步走上讲台,从裤兜掏出一个琥珀,“这里面是始新世的瘿蚊,你们看它的触角……”
那天起,图书角的《昆虫世界》开始被同学们传阅……
第三招:建立情感联结
寒流来袭那天,饲养箱里的竹节虫集体死亡。孩子们围着僵直的小尸体,小雨抽泣着说:“都怪我忘记关加热垫了。”
“它们……其实三天前就不对劲了。”小天突然开口,指尖抚过玻璃箱,“这只雌虫产卵后特别虚弱,我偷偷给它喂过蜂蜜水。”他的声音像绷紧的蛛丝,“但冬眠温度应该维持在……”
我轻轻按住他发抖的肩膀:“要不要和它们告别?”他愣了很久,从书包掏出个铁盒,里面整齐排列着松针和干花。我们蹲在操场的梧桐树下,看他把竹节虫轻轻放进挖好的土坑。
“谢谢你们教我伪装术。”他对着土堆呢喃,身后二十几个孩子安静得像待放的玉兰。阿杰突然递来一片银杏叶:“当墓碑好吗?”那一刻,我看见有颗水珠落在金黄叶脉上。
春游那天,孩子们在湿地公园欢呼雀跃。我故意落在队伍后面,看着小天走走停停记录垂序商陆上的蚜虫。忽然听到阿杰喊:“小天快来!我们发现一个超大的蚁穴!”
他迟疑着挪过去,几个男生立刻让出观察位。当他把笔记本摊在草地上讲解兵蚁职责时,周围渐渐围成圆圈。返程大巴上,小雨举着沾满草汁的本子:“能教我画蝗虫口器吗?”
夕阳把车窗染成蜜色,我看着小天被簇拥在座位中间……
梧桐新绿时节,我在办公桌发现一个火柴盒,里面铺着玫瑰花瓣,两只星天牛正在啃食榆树皮。盒底压着纸条:“老师,公天牛触角有11节,母的只有9节哦。——想让您第一个知道的小天”。
窗外的香樟沙沙作响,我忽然想起那个蹲在废墟里的孤独背影。每个孩子都是待破茧的蛹,我们要做的,或许就是找到那缕能让鳞翅颤动的风。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小天。那天他站在讲台旁,指甲缝里沾着泥土,裤脚上还沾着一片枯叶。当同学们热情鼓掌时,他突然蹲下来,从书包侧袋里掏出一个玻璃瓶,专注地观察着里面蠕动的蚯蚓。教室里响起窃笑声。
接下来的日子里,小天始终独来独往。午餐时他总端着餐盘躲到图书角,课间蹲在花坛边记录蚂蚁搬家的路线。最棘手的是那次美术课,当大家互相欣赏画作时,他突然掀翻自己的水彩盒,颜料泼了满桌——只因为前桌女孩想看他画的螳螂。
那天放学后,我悄悄跟着他。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男孩蹲在拆迁围挡后的荒地上,举着放大镜观察朽木上的菌菇。书包随意丢在泥地上,露出半本《中国昆虫图谱》。
“虎甲虫的鞘翅在阳光下会变成彩虹色哦。”我蹲在他身边轻声说道。小天猛地抬头,我第一次看清他的眼睛。
“您……也懂这些?”他的声音像生锈的门轴。我指着朽木上的白点:“这是裂褶菌,能分解木质素。”他眼睛亮了起来,但又迅速暗了下去:“他们都说我是怪胎。”
如何改变这个内心孤独、极度不合群的孩子?我用了三招:
第一招:找到秘密通道
教师节的清晨,我在教室生物角摆了盆捕蝇草。翠绿夹子般的叶片上沾着露珠,旁边立着卡片:“猜猜我怎么吃东西?答对者奖励《昆虫记》。”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围过来时,小天站在三米外,身体不自觉地转向这边。当阿杰说“用嘴巴吃”时,他嘴唇动了动。我捕捉到那声几乎不可闻的“腺毛”。
“正确答案是……”我故意拖长声音。小天突然冲过来,手指悬在捕蝇草上方:“触碰感应毛两次,‘陷阱’就会闭合!”他急促的呼吸喷在玻璃罩上泛起白雾。
我把精装版《昆虫记》递给他时,他小心翼翼地接了过去。那天午休,我们蹲在生物角给鼠妇换土。他告诉我枯叶蛱蝶的拟态秘诀,我分享大学时在神农架找萤火虫的经历……
第二招:搭建展示舞台
秋雨连绵的周四,科学课讲到昆虫口器。我搬来投影仪:“今天我们请到特别顾问。”幕布亮起的瞬间,教室里响起惊呼——经过小天同意,我把他收藏的标本盒拍成了高清照片。
“这是虹彩叩甲,它的鞘翅有纳米结构……”我指着图片,余光瞥见小天攥紧的拳头渐渐松开。当展示到透翅蛾标本时,后排传来嘀咕:“假的吧?哪有这么薄的翅膀。”
小天突然站起来说:“这是用二甲苯透明处理过的!”在全班的寂静中,他快步走上讲台,从裤兜掏出一个琥珀,“这里面是始新世的瘿蚊,你们看它的触角……”
那天起,图书角的《昆虫世界》开始被同学们传阅……
第三招:建立情感联结
寒流来袭那天,饲养箱里的竹节虫集体死亡。孩子们围着僵直的小尸体,小雨抽泣着说:“都怪我忘记关加热垫了。”
“它们……其实三天前就不对劲了。”小天突然开口,指尖抚过玻璃箱,“这只雌虫产卵后特别虚弱,我偷偷给它喂过蜂蜜水。”他的声音像绷紧的蛛丝,“但冬眠温度应该维持在……”
我轻轻按住他发抖的肩膀:“要不要和它们告别?”他愣了很久,从书包掏出个铁盒,里面整齐排列着松针和干花。我们蹲在操场的梧桐树下,看他把竹节虫轻轻放进挖好的土坑。
“谢谢你们教我伪装术。”他对着土堆呢喃,身后二十几个孩子安静得像待放的玉兰。阿杰突然递来一片银杏叶:“当墓碑好吗?”那一刻,我看见有颗水珠落在金黄叶脉上。
春游那天,孩子们在湿地公园欢呼雀跃。我故意落在队伍后面,看着小天走走停停记录垂序商陆上的蚜虫。忽然听到阿杰喊:“小天快来!我们发现一个超大的蚁穴!”
他迟疑着挪过去,几个男生立刻让出观察位。当他把笔记本摊在草地上讲解兵蚁职责时,周围渐渐围成圆圈。返程大巴上,小雨举着沾满草汁的本子:“能教我画蝗虫口器吗?”
夕阳把车窗染成蜜色,我看着小天被簇拥在座位中间……
梧桐新绿时节,我在办公桌发现一个火柴盒,里面铺着玫瑰花瓣,两只星天牛正在啃食榆树皮。盒底压着纸条:“老师,公天牛触角有11节,母的只有9节哦。——想让您第一个知道的小天”。
窗外的香樟沙沙作响,我忽然想起那个蹲在废墟里的孤独背影。每个孩子都是待破茧的蛹,我们要做的,或许就是找到那缕能让鳞翅颤动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