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双减”背景下作业的应有追求
□吴民益
字数:1513
2025-03-09
版名:知行
在“双减”背景下,要想让我们的作业实现减负增效,减量增质,我们必须注意作业的融合。作业有融合,才是有内涵的作业,才是高质量的作业设计,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力。
与生活融合
将作业内容与生活融合,将作业情境与生活结合,学生会觉得学习是生活的需要,作业是在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他们会感到作业是有用的,会增强做作业的兴趣。所以,我们的作业要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和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联系起来。例如,学校马上要组织学生春游,笔者设计了与这次活动紧密联系的作业:一是推荐春游的地点,写好推荐理由;二是出春游通知;三是做小导游,准备介绍一个景点。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推荐了很多春游地点,写的推荐理由也很充分;他们写的通知格式标准规范,内容清楚;他们为了做好导游,做了充分的准备,上网查阅资料,还进行了试讲。这三项作业很好地将语文和生活紧密联系了起来,学生用语文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在活动中感受到了语文的作用,这些作业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与热点融合
将作业与当前社会热点事件结合起来,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可以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去表达对这些热点事件的意见。例如,笔者设计了一项AI与习作《我的奇思妙想》融合的作业:你想发明什么?它的外形是什么样子?它有哪些功能?在同学们思维不够开阔,想象不够丰富时,引导学生利用AI的帮助,设计自己的作品。如一位学生让AI帮助自己设计“未来的书包”,AI给出三项外观设计以及八项功能设计。当学生当堂写完作文,可以引导学生用AI帮助自己修改作文。作文写好,还可以利用A I绘图功能或者视频生成功能,让学生的“发明”生动起来,真实起来。
跨学科融合
跨学科融合,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方法、思维,能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核心素养。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的时候,也要注意布置一些跨学科融合作业。例如,围绕电影《哪吒2》笔者设计了“哪吒人物名片设计”“奇幻场景手绘地图”等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电影《哪吒2》中的场景,如龙宫、火焰山等,绘制一张手绘地图。设计的“神话故事剧本改编”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与哪吒相关的神话故事进行剧本改编。这样的作业,融合了语文与美术、音乐等学科知识,学生的兴趣是浓的,思维是积极的,想象是丰富的,这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有好处的。
与旧知融合
通过将所学知识与旧知识相结合,学生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当作业与旧知识相融合时,学生需要自觉地回顾和梳理旧知识,而学生在运用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这种进步的感受又能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这一过程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学完四年级下册《白桦》,笔者设计了一道对比阅读作业,一首是现代诗歌《白桦》,一首是以前学过的郑燮的《竹石》,让学生从“形式”“描写对象”“表达的思想情感”等方面进行比较。在形式上,《白桦》是现代诗歌,《竹石》是古代诗歌;在描写对象上,相同点是都描写了植物,不同点是描写对象不同。在表达的思想情感上,《白桦》中的“白桦”是作者家乡的象征,通过对白桦纯洁形象的赞美,作者表达了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而《竹石》中的竹石是作者的化身,诗人通过赞美竹子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坚贞不屈的精神。这项作业通过新旧知识的融合,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当然,加强融合的作业设计不胜枚举。但是,不管给学生设计什么样的作业,都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作业,自主定量。真正发挥作业训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
与生活融合
将作业内容与生活融合,将作业情境与生活结合,学生会觉得学习是生活的需要,作业是在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他们会感到作业是有用的,会增强做作业的兴趣。所以,我们的作业要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和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联系起来。例如,学校马上要组织学生春游,笔者设计了与这次活动紧密联系的作业:一是推荐春游的地点,写好推荐理由;二是出春游通知;三是做小导游,准备介绍一个景点。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推荐了很多春游地点,写的推荐理由也很充分;他们写的通知格式标准规范,内容清楚;他们为了做好导游,做了充分的准备,上网查阅资料,还进行了试讲。这三项作业很好地将语文和生活紧密联系了起来,学生用语文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在活动中感受到了语文的作用,这些作业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与热点融合
将作业与当前社会热点事件结合起来,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可以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去表达对这些热点事件的意见。例如,笔者设计了一项AI与习作《我的奇思妙想》融合的作业:你想发明什么?它的外形是什么样子?它有哪些功能?在同学们思维不够开阔,想象不够丰富时,引导学生利用AI的帮助,设计自己的作品。如一位学生让AI帮助自己设计“未来的书包”,AI给出三项外观设计以及八项功能设计。当学生当堂写完作文,可以引导学生用AI帮助自己修改作文。作文写好,还可以利用A I绘图功能或者视频生成功能,让学生的“发明”生动起来,真实起来。
跨学科融合
跨学科融合,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方法、思维,能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核心素养。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的时候,也要注意布置一些跨学科融合作业。例如,围绕电影《哪吒2》笔者设计了“哪吒人物名片设计”“奇幻场景手绘地图”等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电影《哪吒2》中的场景,如龙宫、火焰山等,绘制一张手绘地图。设计的“神话故事剧本改编”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与哪吒相关的神话故事进行剧本改编。这样的作业,融合了语文与美术、音乐等学科知识,学生的兴趣是浓的,思维是积极的,想象是丰富的,这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有好处的。
与旧知融合
通过将所学知识与旧知识相结合,学生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当作业与旧知识相融合时,学生需要自觉地回顾和梳理旧知识,而学生在运用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这种进步的感受又能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这一过程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学完四年级下册《白桦》,笔者设计了一道对比阅读作业,一首是现代诗歌《白桦》,一首是以前学过的郑燮的《竹石》,让学生从“形式”“描写对象”“表达的思想情感”等方面进行比较。在形式上,《白桦》是现代诗歌,《竹石》是古代诗歌;在描写对象上,相同点是都描写了植物,不同点是描写对象不同。在表达的思想情感上,《白桦》中的“白桦”是作者家乡的象征,通过对白桦纯洁形象的赞美,作者表达了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而《竹石》中的竹石是作者的化身,诗人通过赞美竹子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坚贞不屈的精神。这项作业通过新旧知识的融合,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当然,加强融合的作业设计不胜枚举。但是,不管给学生设计什么样的作业,都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作业,自主定量。真正发挥作业训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