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英语听说课作业设计
□ 吴 琼
字数:1557
2025-03-09
版名:教育理论
基于“双减”背景的英语听说课作业设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还要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生成,即通过精心设计作业内容,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每一位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立足教材,让作业由“枯燥”到“有趣”
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教师应该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兼顾个体差异,把握好作业的内容、难度和数量,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自我效能感。例如教学外研版七年级下册第五模块“ Shopping”这一话题时,运用目标语言让学生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意在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社会经济常识,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此模块分为三个单元,分别是听说课、阅读课和语用课。其中Unit1W hatcanIdoforyou?是一节听说课。课堂上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听说活动掌握了购物的一些情境用语及有用的表达。课后,为了让学生巩固这些购物场景中有用的表达以及提高他们说的能力,课后作业则可以布置成一个具有真实情境的购物角色表演类作业,让学生们自己在小组内分角色,可以是课本剧表演,也可以适当延伸。学生们对于这个作业积极性很高,第二天课前展示时,学生们准备的自制道具、各式服装、水果、文具等,让人眼前一亮。不由得令人感叹,孩子们真是太有才了!在乐中学,这种课本剧表演、课堂roleplay活动的作业对学生开口表达有较好的帮助,能提升他们的听说能力,能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也能达到提质的效果。
二、研究文本,让作业由“单一”到“分层”
作业的设计既要有利于巩固语言知识和技能,又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运用策略,增强学习动机。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实施分层作业,以适应学生日益扩大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产生成就感,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减量不减质的目的。例如教学外研版七年级下册第八模块“ Storytime”这一话题时,学生要能掌握文本故事梗概,能够用一般过去时的谓语动词复述故事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Unit1 Once upon a time 是一节听说课,学生要能听懂the story about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 以及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目的也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以往的课后作业通常是让学生背诵这篇课文,然后复述。这种作业形式单一,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他们完成起来困难,慢慢地会失去对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可以设置分层作业。根据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学习动机、兴趣、习惯、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基础程度等方面把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不同层次。A层(优等生)作业:熟读课文,画文本故事思维导图;B层(中等生)作业:熟读课文,根据课文插图对故事进行复述;C层(学困生)作业:熟读课文,完成课本第5题,故事Summary填空。第二节课课前展示时,三个层次的作业完成的质量都很不错,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求知的满足与成功的体验。“双减”政策鼓励教师分层布置个性化作业,坚决杜绝重复、无效的作业。教师一方面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延伸文本,让作业从“知识”到“运用”
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教师应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建立课堂所学知识和学生生活的关联,设计拓展延伸类和综合实践类等多种类型的作业,如调研采访、海报制作、课外阅读等,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其视野,培养其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让作业实现从“知识”到“运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学外研版八年级上册第10 模块时围绕 Theweather这一话题展开,学生学习与天气相关的词汇,运用情态动词在语境中谈论天气与旅游,并能提出合理化建议,形成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正确价值观。
总之,“双减”背景下的中学英语听说课作业设计要体现英语学科育人的教育理念,将主动性赋予学生,努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最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陕西省镇安县初级中学)
一、立足教材,让作业由“枯燥”到“有趣”
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教师应该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兼顾个体差异,把握好作业的内容、难度和数量,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自我效能感。例如教学外研版七年级下册第五模块“ Shopping”这一话题时,运用目标语言让学生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意在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社会经济常识,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此模块分为三个单元,分别是听说课、阅读课和语用课。其中Unit1W hatcanIdoforyou?是一节听说课。课堂上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听说活动掌握了购物的一些情境用语及有用的表达。课后,为了让学生巩固这些购物场景中有用的表达以及提高他们说的能力,课后作业则可以布置成一个具有真实情境的购物角色表演类作业,让学生们自己在小组内分角色,可以是课本剧表演,也可以适当延伸。学生们对于这个作业积极性很高,第二天课前展示时,学生们准备的自制道具、各式服装、水果、文具等,让人眼前一亮。不由得令人感叹,孩子们真是太有才了!在乐中学,这种课本剧表演、课堂roleplay活动的作业对学生开口表达有较好的帮助,能提升他们的听说能力,能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也能达到提质的效果。
二、研究文本,让作业由“单一”到“分层”
作业的设计既要有利于巩固语言知识和技能,又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运用策略,增强学习动机。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实施分层作业,以适应学生日益扩大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产生成就感,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减量不减质的目的。例如教学外研版七年级下册第八模块“ Storytime”这一话题时,学生要能掌握文本故事梗概,能够用一般过去时的谓语动词复述故事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Unit1 Once upon a time 是一节听说课,学生要能听懂the story about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 以及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目的也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以往的课后作业通常是让学生背诵这篇课文,然后复述。这种作业形式单一,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他们完成起来困难,慢慢地会失去对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可以设置分层作业。根据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学习动机、兴趣、习惯、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基础程度等方面把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不同层次。A层(优等生)作业:熟读课文,画文本故事思维导图;B层(中等生)作业:熟读课文,根据课文插图对故事进行复述;C层(学困生)作业:熟读课文,完成课本第5题,故事Summary填空。第二节课课前展示时,三个层次的作业完成的质量都很不错,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求知的满足与成功的体验。“双减”政策鼓励教师分层布置个性化作业,坚决杜绝重复、无效的作业。教师一方面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延伸文本,让作业从“知识”到“运用”
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教师应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建立课堂所学知识和学生生活的关联,设计拓展延伸类和综合实践类等多种类型的作业,如调研采访、海报制作、课外阅读等,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其视野,培养其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让作业实现从“知识”到“运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学外研版八年级上册第10 模块时围绕 Theweather这一话题展开,学生学习与天气相关的词汇,运用情态动词在语境中谈论天气与旅游,并能提出合理化建议,形成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正确价值观。
总之,“双减”背景下的中学英语听说课作业设计要体现英语学科育人的教育理念,将主动性赋予学生,努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最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陕西省镇安县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