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轨上的强国之道与精神丰碑

——读《国家至上:来自中国重载第一路的报告》

字数:1133 2025-03-05 版名:悦读
  □贺 源
  《国家至上:来自中国重载第一路的报告》犹如一部镌刻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作者以深沉而炽热的笔触,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重载第一路”大秦铁路的辉煌历程、伟大成就以及背后凝聚的精神力量,让读者得以深入了解这条钢铁巨龙对国家发展的非凡意义与深远影响。
  大秦铁路,简称“大秦线”,全长653千米,货运站点37个,是中国华北地区一条连接山西省大同市与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国铁I级货运专线铁路,也是中国境内首条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首条煤运通道干线铁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而生的“西煤东运”重要能源通道。
  在讲述建设初期的艰难险阻时,作者写道:“在那荒山野岭之间,建设者们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狂风呼啸,黄沙漫天,仿佛要将一切吞噬。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简陋的工棚就是他们的避风港,冰冷的干粮就是他们的能量源泉。他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简陋的工具,在崇山峻岭中开辟出一条希望之路。”其中一幕幕具体的场景描写,如建设者们在寒风中紧握钢钎、在烈日下挥洒汗水,生动地再现了当年艰苦卓绝的建设场面,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大秦铁路的每一寸铁轨都凝聚着建设者们的心血与期待。
  大秦铁路的技术创新也是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了实现重载运输的高效与安全,科研人员日夜钻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从大功率机车的研发到新型货车的制造,从智能运输系统的构建到轨道结构的强化,每一项创新都是智慧与勇气的结晶。例如,新型的重载机车,其强大的牵引力如同钢铁巨兽的心脏,能够轻松拉动万吨级列车在铁轨上飞驰。这些细节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铁路人在技术领域的不断探索与突破,正是这种创新精神推动着大秦铁路始终走在世界重载铁路的前列。
  书中对大秦铁路运营管理模式的介绍同样引人入胜。“在大秦铁路的调度指挥中心,巨大的屏幕上闪烁着密密麻麻的数据和线路图,调度员们如同战场指挥官一般,精准地指挥着每一趟列车的运行。他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关注着列车的速度、位置以及货物的状态,确保整个运输系统有条不紊地运转。”这一细节描绘出大秦铁路运营管理的高效与严谨,体现出团队协作和精细化管理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而在大秦铁路背后默默奉献的铁路职工们更是书中的灵魂所在。那些朴实的铁路工人,无论是在寒风凛冽的深夜进行轨道检修,还是在炎炎烈日下对车辆进行维护,他们始终坚守岗位,一丝不苟。他们的脸庞被岁月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双手布满了老茧,但他们的眼神中却透着对工作的热爱和对责任的担当。这些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铁路人形象,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奉献给了这条重载铁路,他们的奉献精神如同铁轨下坚实的基石,支撑着大秦铁路向前延伸。
  这本书不仅是对大秦铁路的礼赞,更是中国铁路事业蓬勃发展的有力见证,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轨道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