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业成长中坚守与深耕

□刘新元

字数:1878 2025-03-05 版名:成长
  201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我,以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形式入职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第一中学,我怀着做一名优秀教师的愿望,开始了自己的教育生涯。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且身处略显薄弱的美术学科教学岗位,我始终没有放弃过追求,一直在全身心地投入和探索着。正是这份对美术教育纯粹的热爱,引领我在教育之路上不断成长,从青涩逐步走向成熟。
   阅读经典,厚植教育根基
  入职后,学校为助力我们尽快站稳讲台,提升专业素养,给我们每人发放了3本教育经典著作,开启了一场深度阅读之旅。作为全国名师的渠月主任深知阅读对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性,积极组织我们开展阅读分享活动。此外,我还有幸加入了侯蕊名师工作室与曹县美术学科中心教研组,在这里,定期研读新课程标准和美术经典论著成为常态。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汲取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在与同行的交流合作中,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教育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与此同时,为了紧跟美术教育的前沿趋势,领悟全新的教学理念,开拓教学新思路,我将课余时间都投入对专业知识的钻研中。这些年,我沉浸在浩如烟海的艺术典籍与专业资料里,细细研读了百余部美术理论著作,翻阅的各类艺术期刊更是不计其数。我像一块渴望吸水的海绵,在艺术及教育理论的知识海洋中尽情汲取养分。在与苏霍姆林斯基、李力加、尹少淳、朱国华等教育大家的“思想对话”中,我收获了无尽的启发,内心也变得更加充盈。
  深耕课堂,锤炼教学本领
  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二个月,我便参加了青年教师校级汇报课的展示比赛。为了能呈现出一节优质的课例,我仔细翻阅各类教学书籍与案例,诚恳地向经验丰富的前辈们拜师学艺,虚心聆听他们的指导与建议,教学思路推翻了一次又一次,教案写了一遍又一遍。经过一番夜以继日的努力,汇报课的课堂效果受到了评委们的肯定与赞扬,我内心满是喜悦与自豪。也正是这一次成功的讲课经历,让我在半年后,有幸参与山东省“一师一优课”比赛,顺利拿到了教育生涯中的第一个省级奖励。
  出于对高中美术教学的热爱,也为了尽快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我踏上了探索名师教学智慧的旅程。我收集并深入研究了众多美术教育名师的课堂实录与教学经验。在持续的阅读与思考中,我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逐渐找到了高中美术教学的门道。这份对教学的热爱与执着,对每一堂课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我在教学的道路上深耕细作,持续进步,收获颇丰。
  潜心钻研,提升专业素养
  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我在论文写作和课题研究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当我面对教育类课题时,却发现还有许多疑问尚未解决。为了解决这些疑问,我拜访了课题研究的教育专家。与此同时,我还购买了专业的课题研究著作进行学习,从这些经典著作中汲取了系统的研究方法与宝贵经验,为我在教育科研之路上稳步前行提供理论支持。
  基于以上学习,我开始了课题研究工作,闯进了教育科研的大门。记忆犹新的是第一次主持县级课题,为了写好申请书,我没日没夜地查阅参考文献,遇到困惑时,我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从立项成功的那一刻起,我心中满是责任。随着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我的教科研能力也不断增强。这些年,我有幸主持参与了10余项省市县课题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为了充分发挥课题研究的辐射作用,我主动肩负起传帮带的责任,分享自己的经验。在我的悉心指导下,一批青年教师崭露头角,成功立项了兼具创新性与实践性的课题。
  勤于笔耕,沉淀教育智慧
  身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反思与总结,努力朝着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奋进。在美术教学改革中,我坚持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在每个静谧的夜晚,我都会坐在书房,翻阅教育前沿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将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教学中的感悟记录在笔记本上。至今累计阅读论文报告上千篇,撰写笔记10万余字,这些文字,是我对教学的深度思考,也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或许是内心对美术教育的那份执着与热爱,让我毅然踏上了教学研究与创作之路,并且越走越坚定。这些年,我全身心投入艺术及教育研究中,不断探索美术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径。至今,知网平台已收录我撰写的科研论文19篇。多篇学术论文被高频率引用,学术价值得到了较大推广。回顾每个夜晚的奋笔疾书,每一篇论文的撰写发表,我都沉浸在幸福和喜悦中,教育梦想在这一篇篇文章中逐渐清晰、熠熠生辉。
  从一名青涩的年轻教师,到学校的骨干教师,再到名师培养候选人,这一路,我始终相信,教师成长的关键在于自我驱动式的发展。真正的教育名家,无一不是在自我探索、自我提升中铸就。教育不应被功利和浮躁左右,只有为教师留出充裕的自我发展时间,给予广阔的成长空间,他们才有可能成长为真正的教育名家,在教育领域绽放光芒、引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