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阅读路径 促进多元融合

□ 郑文庆 陈国进

字数:1788 2025-03-02 版名:知行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材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致力于通过阅读路径的多元化融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习惯和能力。
   群文融合,丰富阅读体验
  群文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中通过讨论、分享、合作等方式获取知识,提高阅读效果的一种阅读方式。群文阅读强调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认为学习者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流、合作获得更多的知识。群文阅读符合社会文化理论,因为文学作品、文章等都具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文化内涵,学生通过群文阅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达这些背景和内涵。
  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为例,该册教材在单元设计上特别注重群文融合,将多篇具有共同主题或情感色彩的课文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单元。例如,在“神话故事”这一主题单元中,教材收录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多篇课文。这些课文不仅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在群文融合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课文进行整体阅读,通过对比、分析,理解不同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这些神话故事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人生哲理。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或口语表达,让他们将所学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
   读写融合,彰显阅读深度
  读写融合是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建立阅读与写作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引导学生以阅读的方式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写作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既能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也能凸显语文教学的多元性、整体性及实践性特点。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猫》这篇课文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之作,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可爱模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理解猫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表达。随后,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写作任务,让学生模仿老舍先生的写作风格,描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们纷纷发挥想象力,有的描写了小狗的忠诚与活泼,有的则刻画了兔子的温顺与机敏。他们不仅借鉴了老舍先生生动形象的描写手法,还融入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使得每一篇作品都充满了独特的韵味。通过写作,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还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创作思维。
  通过读写融合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在阅读中汲取营养,在写作中展现才华,真正实现了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良性循环。这种教学模式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知行融合,深化阅读内涵
  知行融合是指将知识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行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落花生》这篇课文讲述了作者许地山通过父亲对花生品格的讲述,领悟到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还要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教师先组织学生开展“寻找身边的落花生”活动,让学生观察并记录身边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和事。学生们纷纷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观察清洁工在烈日下辛勤工作,记录志愿者在节假日无私奉献的身影,还有的同学关注了身边那些默默无闻帮助他人的同学和老师。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落花生精神”的现实意义,对课文主题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随后,教师又组织了“我为他人做点事”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将学到的道理付诸实践,为他人提供帮助。有的学生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有的学生为同学解答难题、辅导功课,还有的学生参与环保公益活动,为美化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次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良好品质。
  知行融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了知识,更在实践中得到了成长。知行融合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实践中感悟,从而实现了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知行融合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在新课标视域下,教师通过群文融合、读写融合、知行融合等多元化融合路径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阅读体验和学习机会,这些融合路径,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还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