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种植融入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策略

□武文龙

字数:1496 2025-03-02 版名:教育理论
  田园种植作为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为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空间。对于农村小学而言,田园种植不仅是一种教育资源,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生活方式。将田园种植融入劳动教育,不仅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还能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一、田园种植融入劳动教育的教学价值
  1.丰富劳动教育内容。田园种植为劳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如种植、养殖、除草等,使劳动教育更加生动有趣。
  2.培养实践能力。通过亲手种植、管理作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农业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增强环保意识。在田园种植过程中,学生能深刻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促进全面发展。田园种植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基于小学劳动教育教材及小学生劳动认知的教学策略
  1.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田园种植活动。以人教版小学劳动教育教材为例,该教材按照年级进行编排,每个年级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递进性和系统性。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田园种植活动。
  2.注重实践体验,提高动手能力。小学生的劳动认知以直观感知为主,因此田园种植活动应注重实践体验。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讲解、分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亲手种植、管理作物。在种植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讲解相关知识,如土壤的选择、肥料的施用、病虫害的防治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3.融入多学科知识,促进综合发展。田园种植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还可以融入多学科知识,促进综合发展。例如,在种植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记录相关数据,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还可以结合语文、美术等学科,让学生撰写观察日记、绘制植物图谱等,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艺术修养。
   三、实践案例分析
  1.案例一:小白菜种植活动。在某农村小学,教师根据人教版小学劳动教育教材的内容,设计了一次小白菜种植活动。活动前,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了小白菜的生长周期和种植方法,并准备了相应的工具和材料。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块种植区域。在种植过程中,教师适时讲解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亲手种植、管理小白菜。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照料,小白菜终于长成了。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成果展示和评价反馈活动,学生们纷纷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并分享种植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这次活动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种植小白菜的方法,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案例二:果树种植与养护活动。在另一所农村小学,教师结合高年级学生的劳动认知特点,设计了一次果树种植与养护活动。活动前,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果树的种类和种植方法,并准备了相应的果树苗和种植工具。然后,教师将学生带到校园内的果园里,让他们亲手种植果树苗。在种植过程中,教师适时讲解果树的生长习性和养护方法,并引导学生定期给果树浇水、施肥、修剪枝叶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养护,果树终于长成了。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成果展示和评价反馈活动,学生们纷纷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并分享养护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这次活动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种植和养护果树的方法,还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和责任感。
  总之,分析实践案例表明,田园种植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动手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此,农村小学应充分利用田园种植资源,加强劳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文系陕西省咸阳市2024年度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基于学生劳动素养培育的农村小学田园种植活动构建策略研究》实践成果,课题编号:XYKT2024613;课题主持人:武文龙
  (作者单位:陕西省永寿县仪井樊宋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