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孙荣洁朱伯利
字数:1522
2025-02-23
版名:教育理论
民间美术,作为我国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民族的精神风貌、审美情趣和智慧结晶,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和深远的文化意义。
一方面,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民间美术资源在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等方面的整合并不充分;另一方面,中职美术教育在传承和发展民间美术方面缺乏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因此笔者将探讨如何挖掘和利用民间美术资源,使之成为中职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民间美术资源在中职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1.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民间美术作品中色彩运用大胆、丰富,学生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可以提升对色彩的敏感度,学会如何搭配和运用色彩,从而增强自己的色彩感知能力。民间美术作品中的造型往往具有夸张、变形的特点,这有助于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培养他们的造型创新能力。通过模仿和创新,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将生活中的元素进行艺术化处理。
2.传承民间文化
民间美术作品常以民间故事为题材,通过中职美术教育将这些故事传授给学生,有助于传播和传承民间故事,使之得以延续。
民间美术作品反映了我国各地的传统习俗,如剪纸、年画等。将这些习俗引入中职美术教育,有助于保留和传承这些传统习俗,使之得以传承和发扬。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民间美术作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受到启发,学会如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从而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民间美术作品的制作过程需要动手实践,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巧;在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分工合作,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共同创作,学生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中职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资源的整合策略
1.构建课程体系
( 1)课程设置
开设专门课程,让学生系统学习民间美术的历史、流派、风格和特点,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民间美术元素进行创作,包括剪纸、木雕等技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邀请民间艺术家或传承人授课,传授传统技艺,如民间绘画、编织等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 2)课程实施
制订详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确保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教学环境
( 1)环境布置
教室:布置具有民间美术特色的装饰,如挂毯、剪纸、泥塑等,让学生在上课时就能感受到民间美术的氛围。
展览馆:定期举办民间美术作品展览,展示学生和民间艺术家的作品,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工作室:设立专门的民间美术创作工作室,配备必要的工具和材料,为学生提供实践创作的空间。
( 2)活动组织
开展民间美术主题活动,如民间美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了解和体验民间美术。邀请民间艺术家到校进行现场演示和交流,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3.结合地方特色
( 1)资源整合
调研学校所在地的民间美术资源,了解当地民间美术的历史、现状和特色。
与当地文化部门、民间艺术家合作,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
( 2)教学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当地民间美术节庆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间美术的活力和魅力。
( 3)课程拓展
结合地方民间美术特色,开发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了解和传承地方文化。鼓励学生参与地方民间美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中职美术教育领域,融合并有效利用民间美术资源,不仅能促进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学校应当深入挖掘民间美术资源的教育潜能,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充满文化自信的美术人才,为我国美术教育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孙荣洁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职业教育中心;朱伯利陕西省宝鸡市眉县职业教育中心)
一方面,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民间美术资源在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等方面的整合并不充分;另一方面,中职美术教育在传承和发展民间美术方面缺乏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因此笔者将探讨如何挖掘和利用民间美术资源,使之成为中职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民间美术资源在中职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1.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民间美术作品中色彩运用大胆、丰富,学生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可以提升对色彩的敏感度,学会如何搭配和运用色彩,从而增强自己的色彩感知能力。民间美术作品中的造型往往具有夸张、变形的特点,这有助于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培养他们的造型创新能力。通过模仿和创新,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将生活中的元素进行艺术化处理。
2.传承民间文化
民间美术作品常以民间故事为题材,通过中职美术教育将这些故事传授给学生,有助于传播和传承民间故事,使之得以延续。
民间美术作品反映了我国各地的传统习俗,如剪纸、年画等。将这些习俗引入中职美术教育,有助于保留和传承这些传统习俗,使之得以传承和发扬。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民间美术作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受到启发,学会如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从而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民间美术作品的制作过程需要动手实践,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巧;在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分工合作,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共同创作,学生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中职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资源的整合策略
1.构建课程体系
( 1)课程设置
开设专门课程,让学生系统学习民间美术的历史、流派、风格和特点,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民间美术元素进行创作,包括剪纸、木雕等技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邀请民间艺术家或传承人授课,传授传统技艺,如民间绘画、编织等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 2)课程实施
制订详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确保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教学环境
( 1)环境布置
教室:布置具有民间美术特色的装饰,如挂毯、剪纸、泥塑等,让学生在上课时就能感受到民间美术的氛围。
展览馆:定期举办民间美术作品展览,展示学生和民间艺术家的作品,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工作室:设立专门的民间美术创作工作室,配备必要的工具和材料,为学生提供实践创作的空间。
( 2)活动组织
开展民间美术主题活动,如民间美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了解和体验民间美术。邀请民间艺术家到校进行现场演示和交流,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3.结合地方特色
( 1)资源整合
调研学校所在地的民间美术资源,了解当地民间美术的历史、现状和特色。
与当地文化部门、民间艺术家合作,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
( 2)教学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当地民间美术节庆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间美术的活力和魅力。
( 3)课程拓展
结合地方民间美术特色,开发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了解和传承地方文化。鼓励学生参与地方民间美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中职美术教育领域,融合并有效利用民间美术资源,不仅能促进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学校应当深入挖掘民间美术资源的教育潜能,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充满文化自信的美术人才,为我国美术教育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孙荣洁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职业教育中心;朱伯利陕西省宝鸡市眉县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