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各地“新春工作会”谋定教育高质量发展蓝图

□魏淑敏 本报记者 孙永涛

字数:2795 2025-02-19 版名:视点



  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关键之年。新春伊始,陕西各地市、县区纷纷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春季开学工作会,从“五育融合”、改革创新、铸魂赋能等方面谋划2025年陕西教育高质量发展蓝图。

  “五育融合”,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
  2月11日,西安市召开2025年春季开学工作会,强调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各项任务,深入推进“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此,雁塔区提出加强改进学校体育工作,创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从完善课程、创新教学、强化师资等方面推动科学教育进步;经开区聚焦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转介”四位一体工作体系,凝聚校家社协同育人合力……
  当天,商洛市丹凤县召开2025年教育工作会议,副县长郝浩在会上解读《丹凤县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县委书记郭安贵强调:“要抓好大思政课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成长为有修养、有情怀、有担当的优秀人才。”
  此前一天,宝鸡市陈仓区2025年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深入实施中小学“四好”思政课创优行动和“新时代·新德育”铸魂行动,依托区教体局与高校马院组建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合作框架,培育有学科味道的思政课。
  这样的谋划在陕西各地“新春工作会”上频频出现。
  在铜川,市教育局干部会议要求扎实抓好“校园餐”等专项整治,深化照金精神进校园和德育示范学校创建,着力构建铜川特色立德树人体系;王益区教体系统新一年将讲好思政课,用好教育评价,探索课上课下协同、校内校外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的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在安康,汉滨区2025年将深入推进中小学校思政课创优行动,广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等实践活动,推进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建立面向人人的常态化艺术展演机制;汉阴县将全面推行课间15分钟活动,用好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在杨凌,杨陵区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此外,强化德育首位意识,遴选资质齐全、富有教育特色的研学实践基地,推动学生研学与德育融合发展;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深入推进“奥体班”建设,为竞技体育储备优秀人才等谋划也将在部分市县新一年的工作中落地。
   改革创新,开拓教育发展新场景
  渭南市临渭区明确2025年的工作方向为接续“品质教育·美好生活”发展愿景,锚定“1335”全新工作思路,即全力聚焦“建设陕西一流教体强区”核心目标,转变价值理念、教学理念、管理理念的“三个理念”,突出精准攻坚、精准破局、精准施治的“三个精准”,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化、教体管理规范化、学校发展特色化、教体资源均衡化、教体治理现代化的“五个转化”,全面推动区域教体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展“未来教育家培养”行动、“品牌学校和特色课程建设”行动、集团化办学改革行动,建立小初高贯通制社会科学研究院等是该区激活教育发展创新强劲动能的重要举措。
  榆林市将纵深推进人事制度、招生入学、数字教育、教研督导、办学体制等改革创新,拓宽新路径,激发新动能。记者从榆林市2025年政务服务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获悉,今年榆林中心城区规划启动学校建设项目4个,建成后将新增学位8580个;普通高中学校规划新建项目6个,建成后将新增学位12550个,有效缓解“大班额”“大校额”问题。
  围绕改革创新,安康市汉滨区将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核内容体系;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建立完善中小学校长考核评价、任职交流、奖励激励制度,不断提高校长专业化水平;积极探索“管理共进、师资共用、资源共享、文化共融、考核共评”新路径,组建17个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育人质效的提升离不开办学方式的变革。渭南市华州区提出加强“名校+”教育集团建设,以强校带弱校,扎实推进管理团队轮岗、优师团队交流,实现课程资源共建、教研成果共享,促进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宝鸡市陈仓区规划以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抓手,实化教育联盟和教育集团化办学,组建高中教育集团,建立各学段分学科专业委员会,以此提升教育质量。宝鸡市太白县深化“3557”高效课堂改革,努力提升育人质效。
  韩城市明确要高质量推进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作,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提升办学条件、促进城乡学校融合发展,强化教育督导,积极化解制约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
  商洛市丹凤县致力于完善以质量为核心的考评体系,推动城乡教师和校长交流轮岗制度化;深化拓展融合办学改革,积极探索“一校一策”“一校一品”培育,不断提升丹凤教育吸引力。
  汉中市汉台区将深入实施教育质量提升“1133”行动,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铸魂赋能,建设高质量专业化教师队伍
  2月7日上午,榆林府谷县教体局举办“初拾校园长越读会”,活动以“阅读点亮智慧 书香赋能管理”为主题,16名教育管理干部或引经据典,阐述教育理念;或结合案例,分享管理经验;或展望未来,畅谈教育理想。会议强调,各学校(园)要将阅读作为育人之基,校园长要以抓好全员读书为载体,通过读书改变师生的生活状态和学校(园)的文化气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筑牢教育强国根基。为此,陕西多地在春季开学工作会上进行了安排部署。
  在2025年教育工作会议上,咸阳市秦都区区委书记景雪峰强调将高标准落实各类惠师政策,满腔热情地改善教师待遇,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助教为乐、师以从教为荣的社会氛围,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职业。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咸阳市礼泉县2025年春季开学工作会议透露,将从培训、激励、约束、淘汰等方面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记者从延安子长市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会上获悉,加强校园长、教师两支队伍建设将成为新一年构建具有子长特色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的重要举措。市教体局局长高振平强调,将定期举办校园长高级论坛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其履职能力和管理水平;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组织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能手评选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素养;优化教师绩效考核方案,严格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拉大差距”的原则进行考核……
  新一年,汉中市汉台区计划以“火种计划”为抓手,加强青年教师、优秀青年人才、骨干教师等外出学习研修力度;组织开展校园长管理能力晾晒、教师优质课评比、业务素养考试等擂台大比武、技能大提升活动,不断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商洛市洛南县号召全县教育工作者筑牢以政治为根本、思想为基石、育人为核心、奋斗为灵魂的教育情怀,以教育家精神为鼓舞,做时代“大先生”,做教育改革的领跑者,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做振兴县域教育的实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