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籍管理新规”守护教育公平底线

□针未尖

字数:1072 2025-02-19 版名:声音
  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学籍管理,提升学籍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数字化水平,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教育部对《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行了修订。近日,新修订的《办法》正式印发。《办法》分为总则、学籍建立与更新、学籍变动管理、保障措施、附则五章30条。( 2月7日教育部官网)

  学籍是教育管理的基础,除了记录学生的学习进程、成绩和学业评价等,它是发放免费教科书、学生资助资金结算、学生营养膳食资金补助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今后中考、高考报名的重要审核依据。我国学籍管理实行一人一号、人籍一致(即学生本人就读的学校和学籍管理的学校一直为同一所学校)、籍随人走、终身不变。
  然而现实中,在学籍管理中,有人蓄意制造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问题。2024年9月,央视“财经调查”栏目曾披露,部分教育咨询公司竟向学生家长提供空挂学籍的门道,向家长索要2万元左右的“关系费”用于疏通关系;甚至有个别中职学校私下售卖学生的学籍,要求挂靠学生要出席每年一次的秋季点名,然后学校就给开病历,因病休学,学生就不用到校上课。
  一些家长和学生为何要空挂学籍?有的花钱买学籍是为花钱买文凭,学生不用到校上课考试,学籍挂满三年就能获得毕业证,毕业证可用于就业升学。而相关机构、中职学校则从中牟利。有的花钱买学籍是为“高考移民”,平时在教育资源优质地区上学,高考则“空降”到教育薄弱地区。此外,有的优质学校以优惠条件掐尖招生,导致学生学籍“空挂”在原就读学校。
  教育公平是最大公平。无论哪种空挂学籍情形,都是破坏教育公平的行为。比如在花钱买文凭现象中,学籍成为可用金钱交易的商品,寒窗苦读的学生心里岂不是更“寒”?掐尖招生,则使得普通学生失去公平竞争、普通学校失去公平招生的机会。
  由此观之,教育部修订印发相关办法,进一步细化规范学籍管理,大有必要。其中要求学校应当至少每学期核准一次学生学籍,严肃、及时处理检查中发现的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问题。这是将学籍核准纳入学校的动态监管。同时对学籍管理违规问题,压实了学校的行政责任,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违反新办法的各类人员还明确了处理办法。如此严格规范,有助于维护中小学生受教育权,促进教育公平。
  当然,修订印发相关办法只是第一步,要实现预期目标,还有赖于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从人本角度出发,将相关规定充分落实到位;以新办法的发布为契机,对所有学校的学籍管理进行排查;常态化加强学籍管理,防堵一切漏洞,从严治理违规行为,维护绝大多数学生的权益。家长也应自觉遵守相关政策,维护社会公平,空挂学籍必然“鸡飞蛋打”,最终损害的还是自己孩子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