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冒险列车,写出奇幻世界

□ 黄宗慈

字数:1453 2025-02-19 版名:成长
  
  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引导学生写出生动有趣、富有想象力的故事,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份执着追求。然而,现实的教学状况却常常让我感到困扰。
  去年,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创造力,我在全校成立了一个“阅读写作班”。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带领学生们尝试了各种写作类型,期望能为他们的文学之旅点亮一盏盏明灯。但在创作奇幻故事这个领域,我却遭遇了不小的挑战。
  由于长久以来的作文课重点多放在对散文体的训练上,学生们对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抒情文的写作较为熟练,可一涉及奇幻故事的创作,他们便显得有些束手无策。故事往往平淡无奇,缺乏生动的情节和奇妙的想象,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突发奇想:何不让学生们通过直观的场景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从而编织出精彩的故事呢?于是,在资源回收日那天,我带着学生们来到了回收场“挖宝”。
  在回收场里,我们如同寻宝的探险家,四处寻觅着可能有用的宝贝。废弃的大鼓、被丢弃的玩具火车、轨道,还有教室布置淘汰的动物纸卡,都被我们一一收入囊中。回到教室,大家兴奋地围着这些“战利品”,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如何组装。
  “我们可以把鼓身做成一个神秘的洞穴!”
  “那玩具火车可以在洞穴里穿梭!”
  “动物纸卡可以贴在周围,像是守护洞穴的精灵!”
  最后,我们决定以鼓身作为主体,打造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场景。
  材料准备齐全,真正动手的时候才发现困难重重。先用电钻在鼓面上挖洞这一步就难倒了不少同学。宇彤小心翼翼地拿起电钻,却因为紧张而有些手忙脚乱。“电钻旋转力道强,工友阿伯说要先在金属材料上钻一个洞,才不会手滑。”在工友阿伯的耐心指导下,宇彤终于成功地完成了任务,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孟澄在操作铁锤的时候也遇到了麻烦,钉子总是钉歪。“铁锤的表面要跟物体表面平行,手要握住把柄的尾端,否则会钉歪,打伤手指头更是又痛又肿。”经过多次尝试,他也掌握了技巧。
  大家齐心协力,把铁轨和零件组装上,又使尽吃奶的力气,才把火车固定在又圆又大的鼓面上。当最后一颗螺丝拧紧,奇幻的“火车鼓”终于大功告成。
  当鼓中灯泡亮起,那场景美极了!载着满满水果的火车仿佛正冲出隧道,从有猴子和草原长颈鹿的陆地,一下子穿梭到章鱼和虾的海洋世界。学生们看得眼睛都直了,欢呼声响彻整个教室。
  接下来就是写作环节了。下笔前,我给学生们详细介绍了故事架构,包括如何设计精彩的开头来吸引读者,怎样推动情节的发展让故事跌宕起伏,以及如何构思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局。
  学生们看着眼前这个亲手打造的火车鼓,纷纷陷入了沉思,开始在脑海中构思属于自己的奇幻故事。不一会儿,一篇篇充满奇思妙想的故事便跃然纸上。
  我邀请他们上台分享自己的创作。育祯抱着手上的布娃娃,声情并茂地说:“在遥远的两千三百年前,一列奇妙火车从天空中疾驰而下……”她的声音清脆动听,仿佛将大家带入了那个神秘的时代。
  每个学生的创作都独具特色,充满了童真和想象力。原本毫无生命的火车鼓,在他们的笔下变得生动活泼、充满魔力。
  依瑄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感悟:“透过故事联想,就能把毫无生命的东西变成新奇的创意!”
  看着学生们那一张张充满成就感的笑脸,我心中的喜悦也油然而生。这次独特的教学经历让我明白,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点燃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火花。
  从那以后,“火车鼓”成为我们写作班的标志性作品,也成了学生们心中一段难忘的回忆。每当他们在写作中遇到困难,只要想起那段一起动手创造、一起放飞想象的时光,便能重新找回灵感和勇气。
  而我,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教育道路上,坚定地前行着,期待着为学生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