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学习,让语文和劳动紧紧相连
□ 李扬
字数:1842
2025-02-16
版名:知行
“老师,老师,我发现每天上学的路上,都会有志愿者叔叔和阿姨在捡垃圾……”
“我也发现了,小区的楼道都变干净了……”
一下课,孩子们就围到我身边,说着最近自己的发现。我笑了笑,对他们说:“是呀,因为最近我们县在创全国文明城,每一个人都在为了创文贡献自己的力量。”
馨馨的眼睛立刻亮了:“李老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吗?”
看着兴奋的孩子们,我想:何不来一次跨学科学习呢?就从孩子们自己发现和关心的事情出发,展开一次“校园卫生”大调查,将语文和劳动结合起来!
做校园卫生的观察者
想要了解校园卫生,离不开观察。但没有计划地观察是不利于后期整理的。基于此,我将三(4)班的同学分成了8个组,分别观察学校的不同区域:教室、走廊、操场、体育馆、学校过道、凉亭、食堂、厕所。确定了8个观察点后,小组成员再一次讨论观察时间,确定了早读前、做操后、放学后这三个观察时间,并结合自己的观察地点设计了观察记录表。
在实际观察中,同学们又一次提出自己的想法:“李老师,我们在观察的时候,文字记录不够清楚,要是能有手机拍摄照片就更好了。”瞧!观察产生的新想法,让观察结果更加直观。就这样,我得到了一份份真实的校园卫生观察记录表。
一张张观察记录表,清楚地反映了校园的卫生情况。观察一周后,我开展了班级讨论:“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的校园垃圾?”同学们结合自己拍摄的照片说看法。
旋风小组说:“我们重点观察了操场的卫生情况,并拍摄了同样地点不同时间的卫生状况的照片,我们发现,在早读前,操场是非常干净的,但做操后,操场上出现了许多垃圾。我们再一次缩短时间,发现早读前到早读结束后,操场会出现大量的塑料袋。我们猜测是学校校队训练的学生训练完后吃早餐乱扔的。”
阳光小组说:“我们小组观察的是食堂门口,发现很多同学喝完的奶会随手乱扔,还有吸管包装到处都是,吸管包装很轻,风一吹就到处飞,所以很难打扫彻底。”
……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在班级分享自己的一周观察,让这次跨学科学习的第一步取得圆满成功。
做校园卫生的采访者
一周的观察,已经让学生对学校的不同环境的卫生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和初步的判断。但这些分析和推断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倾听更多的声音。于是,跨学科学习的第二步,就是让学生去采访更多的人,了解相关人员对校园卫生的看法。在采访前根据采访对象设计采访提纲,才能确保采访顺利进行。不同小组分开采访,设计了不同的采访提纲。
通过采访,同学们又有了新的发现。如采访德育主任的小组发现德育处会有专门的卫生检查时间,当发现某个班级的包干区出现垃圾后,会及时让班级打扫,除此之外,德育处检查的老师会更加关注教室卫生细节,如墙角的蜘蛛网、教室窗台等。而采访保洁阿姨的小组,发现保洁阿姨一天的工作时间非常长,每天早读、中午、放学后都需要打扫一遍卫生,如果发现同学们乱扔垃圾,又要重新打扫一遍。采访值周学生的小组,则发现很多自己在观察时忽略的细节,有的学生上完厕所不愿意冲水,导致厕所味道难闻,也难以打扫。当问到大家对维护校园卫生有什么好建议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说出了“希望同学们不要乱扔垃圾”“希望同学们都能够主动维护校园卫生”。
结束采访,我们在班上开展了讨论,让不同小组都说说采访之后自己有什么感受。
太阳小组说:“我想让更多人知道校园卫生的维护要靠我们每一个人。”
红豆小组说:“我有点难受,这么多人都在维护校园卫生,可是每天校园还是有那么多的垃圾存在,是不是垃圾无法消失……”
……
一次观察与采访的活动,让学生们意识到身边存在的问题。
做校园卫生的倡议者
既然发现了问题,又进行了分析,那我们能有什么好办法呢?结合三年级下册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我决定让孩子们用文字写下自己的发现,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次真实的跨学科学习,这样跨度两周的活动体验,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写下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并作出改变。
皓皓同学选择利用劳动课,开展一次班级深度大扫除,让教室窗明几净;蕾蕾同学利用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将班级拍摄的照片和自己的习作内容,呈现在所有师生面前;灿灿同学画了非常多可爱的“校园卫生”提示卡,挂在学校的不同地方,提示更多学生一起维护校园卫生……
这样一次跨学科学习,将语文与劳动相结合,突破了单科学习、课堂学习、知识学习的局限,将语文与学生的生活紧紧相连,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跨学科学习让学生收获了知识,培养了学生从观察记录表中搜集信息,从讨论活动中思辨分析,从采访对话中交流沟通,用文字提出想法的能力,真正实现了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