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为本,建设三层级三联动师德架构
□ 刘玉梅
字数:1501
2025-02-16
版名:理论
师德是园所生存的灵魂,是园所发展的根基,强师必须塑德。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第二幼儿园自成立以来,以师德为抓手,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内涵,建立知行合一的“家”文化,架构三层级、三联动的鹰架体系。
家的概念极其广泛,家庭、家乡、国家,不同的词汇代表着不同的范畴和意义,但家的本质在于整体、有爱、有力量。园所在师德建设中立足家庭、家乡和国家,联动教职工、家长与幼儿,形成“三三”格局,架构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本的新时代师德风范。
强化认知,建设三级“家”文化纵深机制
重视家庭建设是教师的为善之举。作为教师首先要有家庭意识,要有家庭观念。试想一下,一个人连家庭责任都不能尽到,连家庭义务都不能完成,何谈在工作中努力付出,何谈工作中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加强师德建设,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学习,重点向全体教师强调家庭中的角色与站位,责任与义务。我们提倡教师在家中做一个好母亲、好女儿、好儿媳,提倡教师在家中放大格局,以良好的心态尽孝、尽责。
建立家乡概念是教师的责任之为。教师的家乡概念要有大爱在其中,要融入教师的社会责任。教师不仅是园所内的教育人,更是社会的教育人,教育人的责任是在社会系列活动中表现和展示出来的。在社会交往和活动中,要处处有教育人的引领和示范,要处处有教育人的言谈与举止。让教师的角色从校园走出来,成为社会角色,成为社会中特殊的、有价值、有意义的角色,这是教师的家乡概念的体现。
强化国家意识是教师的社会大任。教师的责任不只在于教,更在于教什么;不只依据纲要,更依据思想认识。教师仅有家庭、家乡概念是不行的,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强化践行,建设三个群体的“家”联动机制
全体教职工是优秀师德的展示者。师德是否优秀不是幼儿园自身或者教师本人的评价,而是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评判,是社会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对教师行为规范的综合评价。每一位教师都是师德的示范者,每一位教师都是师德水准的呈现者。所以,帮助教师树立人人都是优秀师德的示范者是园所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展示是表象,是思想的外在体现。师德展示首先要明确内在的师德标准并付诸行动。展示的前提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观、学生观,在日常的言行中充分体现科学的育人理念和思想,这是园所教育和教师自我教育的结果。因此,每一位教师都是园所师德教育的代言人,都是园所师德建设的成果标榜。在日常工作中,全体教职工以《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准绳,以高尚的品质、优良的行为体现教育人的情怀和素养,体现园所师德建设的成效。
全体家长是优秀师德的塑造者。师德建设与养成,绝对不是园所或者教师的个人行为,而是社会共同的努力,尤其是家长的监督、评价、支持的结果。在师德建设中,我们双管齐下,从园所成立起,就将家长列入师德建设的组织机构中。家长委员会是监督评价师德师风的重要成员,每一位家长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行动者。怎么行动?一是坚决执行上级及园所关于师德建设的各项工作措施;二是坚决杜绝与教师建立正常师生关系之外的关系。
全体幼儿是优秀师德的见证者。我们把师德表现转化为幼儿的情感态度。日常师幼互动中,我们重点观察生活中孩子是否愿意表达,教师回馈是否及时;孩子在游戏中是否实现自主,教师观察与指导是否适时适度;孩子是否愿意来幼儿园,是否愿意与小朋友交流;班级管理中,教师间、家长间关系是否融洽,教育方向是否明确,教育方法是否科学,教育效果是否良好,等等。对教师师德质量必须进行多维度综合性评估。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师德是教育人的立足之本。园所师德建设是永恒的主题,亦是园所长久健康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