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自故乡来

□管淑平

字数:1017 2025-02-12 版名:文苑
  书本里找不到关于它的记载,地图上也看不到它的影子,出了村子就没有人知道它的名字。可是,它一直伴随着我的童年,伴我从村里走到村外,从春天走到冬天,从幼年走到成年,直到某一天,我迫不得已背起行囊,离开了这片生活多年的家园。
  它是一条河湾——大塘湾,因为山崖之中有一个水塘,人们就给它取了这个名字。群山之间,山坳之处,有水的地方就有河湾,有河湾的地方便有人居住。河湾里的水并不多,只是静静地流淌着,水流甚至被树木抢了风头,只有走在七拐八绕的小路上才能偶尔看到水的存在。
  那时的我们在另一个村子里读书,早出晚归,无数次从它的身旁路过。路也只是一条窄窄的小路,不过河岸一旁的枫树林我却很喜欢,久而久之,我觉得枫树林边的河水也格外亲切。
  就是这样普通的河湾,默默滋养了无数曾经和我一样生活在山里的人。它旁边的山也没有名字,山崖笔直陡峭,从河湾旁边的小路经过的时候,抬头看山,崖上露出光滑雪白的石壁,一些树木倔强地生长在悬崖之上,因为风也一样执着,将种子吹到了那里。
  而雨水总是机灵的。它们渗进泥土,或者从悬崖之中的石缝落到一个个岩洞里,形成水塘。一颗又一颗晶莹剔透的水珠,又拼命地钻出来,无数个它们汇聚成了一条河湾。俯冲,向下俯冲,向着山下奔去,是它们始终不变的目标,遇到固执的树木,便放低身段,从旁边绕过,艰难顽强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婴儿从母体中拼命挣扎出来。
  可是,水的旅程却很波折。迎接它们的不是温室,而是那些饥饿的泥土、蛮横的石头,以及正在四处寻找它们的草木的根须。于是,它们有的被吞没了,有的被蚕食了,有的虎口脱险,经过种种生死搏斗侥幸存活下来,又拼命汇聚到一起,形成新的河流,然后突破重围,开辟出自己的道路。于是,山里就有了不同的支流,人们又根据地势的高低和所处的环境,给这些支流取了新的名字……
  我已经忘记村子里有多少这样的河湾。大湾、田湾、浅沟、暗沟……雨水走过的地方,就有了这些山中的痕迹。终于,无数这样的分支又汇聚成了一条更为广阔的河流,汹涌地向低处冲去,险峻的群山也无法阻挡它们的脚步。人们沿河而居,就有了小河镇,我在那里念初中。
  正是有了这样的河水,山上的草木变得茂密,田里的庄稼拔节生长,小鱼小虾有了安稳的家。这些河水,养育过河岸边生长的野草,养育过从乱石堆里长出的杂树,甚至养育过一些蜂蝶和鸟雀。
  水从天上来,汇聚成河,奔流入海,再蒸发回天上去,循环往复。而曾经和这些水一样生活在村子里的人,背井离乡,某天也会回归故里,像这水一样,淡然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