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努力中遇见美好 在感恩中奋勇前行

□刘维娟

字数:1489 2025-02-12 版名:成长
  有一些美好必将滋养我们一生,有一些情怀终将温暖我们一世,这种美好是那一声声充满力量的“加油”,这种情怀是那一次次情真意切的鼓励。“教”涯路漫漫,“研”途情悠悠,“与君之伴行,路遥不知其远”,张喜鹊老师,真心感谢生命中与您的相逢和相知。
  2023年12月,为了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修炼教学基本功,不惑之年的我对教学能手评选跃跃欲试。说起赛教,起初我没有一点信心,因为脱离课堂久了,安于现状惯了,再度适应课改新潮,唯恐过时落伍;而一线教师实践经验丰富,教学基本功过硬,我何以匹敌,以何胜出?得知我的顾虑时,您耐心地鼓励我:“不要把自己想得那么不堪,也不要把对手想得那么可怕,只要你肯努力,别人能做到的,你也一定能做到。”正是这些充满信任的话语,让我决定挑战自己。我静下心来重拾课本、熟悉教材、研读课标、线上学习。
  2024年3月,接到决赛通知的我措手不及,因为手里的工作铺天盖地,赛前准备也仅仅只有三天时间,我非常无奈地向您叫苦,忙乱中想过放弃。您却从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回复:“能进入决赛,已经让出局者可望而不可即了,你要想办法克服困难,按时参加比赛。成功的背后都有不寻常的付出,世上哪有不劳而获、唾手可得之事?”您的话如雷贯耳,也让我重整旗鼓。工作中我加班加点,下班时间我通宵苦战。教材中24篇课文我字字疏通、句句击破、课课攻关。由于比赛时间紧迫,备战任务艰巨,赛前几日我连刷牙、洗脸的时间都不放过,课堂视频常常是倍速播放,难懂的课程一遍掌握不了,就两遍三遍地重播。
  2024年3月16日,县级教学能手赛教的日子,我抽到了自己并不拿手的课文《蒹葭》,高压下的我迅速调整状态、整理思路,对比上节课《关雎》的表达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分别从《蒹葭》是一曲动听的歌,是一幅朦胧的画,是一首精彩的诗,是一种执着的情怀四个方面来进行讲述并开展活动。当我充满信心地完成比赛,却被评委老师提出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这位老师,您还没有对《蒹葭》这首诗歌本身进行教学,怎么就开始与《关雎》进行对比分析呢?”当时我愣了一下,只能以“自己有点紧张和为了节约时间”来应对。
  事后,我很沮丧地向您说起这次赛教经历,您不但没有否定我,反而安慰我:“教无定法,学无定式,贵在得法,妙在用法。没有十全十美的课,扎根语文课堂时间长了,你就会领悟语文教学的艺术之美。”从此,我明白了要回归校园,我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要胜任语文学科,我还有一些很险的岭要越。唯有不断探索,方能领会教学方法,掌握教育的真谛。
  2024年6月,我迎来了第二次学科知识技能考核。教师发展中心要举办“研真题说考卷”活动,我积极报名参加。我紧扣教材研读试卷,对照课标深入分析,很快完成汇报框架。在初赛中,我顺利突出重围,获得县级交流展示机会。随后我又多次请教身边优秀的语文老师,采纳他们的宝贵意见。最后在您的耐心指导下,我对汇报材料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为决赛做好充分的准备。比赛那天,面对全县各初中的语文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我鼓起勇气完成展示交流。活动结束后,我的交流汇报赢得了评委老师的认可,获得了教师发展中心领导的称赞。那确实是振奋人心的一天,那次小小的成绩足以唤醒我沉寂已久的昂扬斗志,也让我没有辜负您对我的精心培养。
  张老师,您的热情奔放陪我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您的谆谆教导伴我经历一场场风霜雨雪,您的诲人不倦助我征服一座座崇山峻岭……您以服务教师、赋能教研为使命,以搭建展示交流平台、助推教育改革发展为己任。您率先垂范,排解了新任教师的迷茫彷徨;您躬耕不辍,绚烂了教坛新秀的年华四季。因为有了像您一样掌舵领航的教研员,培根铸魂的校园文化才更有生命力,立德树人的教师队伍才更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