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应研修的“四项课程”

□ 张勇杰

字数:1070 2025-02-12 版名:成长
  近期,我参与了陕西省宝鸡市基础教育教师教学大赛,遇见了众多优秀的一线语文人,观摩了他们的教学展示,评判了他们的技术能力和专业智慧。我看到了他们的朝气蓬勃、思维表达的敏锐,发现了相当一部分很有潜质的优秀苗子,也从中看到了青年教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专业经验有待再积淀。好学上进的青年教师如何实现自我蜕变,塑造自己的风格样态?
  美国教育家古德莱德从教师“教”的角度提出“课程层次理论”。他将课程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理想的课程——我们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正式的课程——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领悟的课程——教案(教学设计),运作的课程——上课,经验的课程——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的知识。将该理论嫁接于教师专业发展,不就是青年教师要持续完善、逐步建构自我课程的历练晋级的途径吗?笔者认为,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路上应研修以下“四项课程”。
  事业育人,追求建构理想的课程
  青年教师要根植课堂教育教学实践,以教育家精神、常怀心有大我之追求——站稳讲台,追问自己将来要成为怎样的教师?有了这一期望,便要寻求多元成长相关内容和途径,时刻以教育家精神激励、鞭策、引导自己。心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想信念,以新时代和谐、美好的教育理想构建自己的理想课程。这一课程或许一生难以企及,但是怀揣这一理想信念,教师就有了自我革命、超越自我的方向动能。
   躬耕深研,吸收建构经验的课程
  走在专业进修路上的青年教师首先要秉持自我理想课程,并向着它坚忍奋进;然后在正式课程上发力深钻,在实践中理解、创新运作课程;经过长期反思、优化、积淀、顺应、平衡,形成专业成长的经验课程;久而久之,自然会走向既有树木又见森林的专业成长之路。
   研修自省,学习建构领悟的课程
  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看,教师追求理想课程,在正式课程的落实实践中,不断学习深思、反复积淀,努力建构自己的领悟课程。这一过程需要专注于专业提升的青年教师,自觉践行于漪老师的“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的情怀品质,追求“一生只备一节课”的长效研修自觉,拥有“下一节课会更好”的执念追求;有深度、有广度、适切学生程度地解读教材,更需广泛地学习、吸收、行动;环节、要素齐全,坚持实践反思;备一节个课看到的是一个学段、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
  学习他人,完善建构运作的课程
  青年教师多吃苦、多试教、多反思,不断优化,在重复中突围炼能,逐步定型上釉,最终建构起自己的运作课程。这一过程,青年教师需要学习他人备课、上课,开拓视野,模仿、吸收、实践、创新,练就教育教学娴熟技能,赓续升级经验知识,迭代升华自我样态。作为有意于超越自我的青年教师,更应具备自觉学习他人的行动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