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实践性作业让孩子心灵手巧

□肖 敏

字数:1577 2025-02-09 版名:教育理论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对数学知识最及时的巩固和运用,是促进孩子尽快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捷径。传统的数学教学拘泥于课堂和课本,教师利用大量相似类型的习题进行重复训练,以此让学生应对考试。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和厌烦心理,实践性作业能完美地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特点,搭建实践活动的平台,多让学生参与实践性作业,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动手能力的提升。
   一、实践性作业能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是快乐的
  在完成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孩子们互相讨论,倾听建议,积极思考,合作交流,这时的学习不再是孤独枯燥的,而变得轻松愉快起来,每个人从中都能获得满满的成就感。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数》这个单元时,我让学生完成作业《有趣的数》,孩子们把自己喜欢的数字的构成和它的相邻数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还将该数与其他数字的大小比较等内容画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有的甚至连成了故事,作业的精美和内容的全面大大超乎我的想象。在教学《折一折做一做》时我让孩子们带上小剪刀,边设计画图边剪纸,剪出了形态各异的图案后,他们互相贴在脸上额头上,笑闹着。下课时有学生拉着我的衣袖说:“老师,我觉得这节课特别开心。”由此可见孩子们喜欢这样的作业,也能用心完成,数学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都在愉快的氛围中被充分激发和调动起来。在之后的分享交流活动中,彼此欣赏相互学习,更使他们的知识与快乐都成倍增长,这样轻松的作业对教学而言是有趣的、精彩的、愉悦的,让人回味无穷。
  二、实践性作业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
  在教学中,数学概念的建立、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实际问题的解决等,凡是经过亲身体验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活动,都能使学生快速理解掌握和消化数学知识。在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时,我让他们把圆柱的展开图画出来,并标注上各部分的名称,写出各个面的算法。通过操作孩子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应用如鱼得水,学习兴趣也大幅提升。实践性作业与传统教学中的重复性作业不同,学生在操作中能快速把知识点融会贯通,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对知识作了深入思考和分析,这样的作业使师生都能事半功倍,受益颇多。
  三、实践性作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一次实践性作业可能要用到许多数学以外的知识,它可能要求孩子具备剪、贴、拼、画的能力,也要求孩子具备观察、探索、沟通、合作的能力,仅依靠数学思维是无法完成的。这样就比普通作业具有更强的挑战性,更能激起孩子的探索欲和自觉动手操作的兴趣。我们数学教师要在设计新颖的实践性作业上多下功夫,为孩子提供多种思路,开阔他们的视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采用多种方法激发潜能,引领他们自主探索。这样既有利于同学们对知识的牢固掌握,也有利于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四、实践性作业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从生活中来的,也是在生活中运用的。当课堂上的实践性作业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时,我们自然地把活动空间扩展到校园里,延伸到社会上。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往往是综合了各种信息显现的,我们将简化处理的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贴近实际情境的活动中运用数学知识和经验,主动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如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根据需要设计包装盒的大小、应用比例尺知识画出我们活动区域的地图等。这样的作业是对知识的积累和应用,能加快学生认识实际生活的进程,帮助他们快速地将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实践性作业给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通过完成实践性作业,可以把枯燥生硬的书本知识引入到多姿多彩的现实世界中,将有限的课堂引向灵活多变的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从而发现数学规律,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老师在作业的布置上应多下功夫不断创新,精心设计实用有趣的数学作业,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多些奇思妙想,更加心灵手巧。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金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