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照镜子”到“推窗子”,让设计助力学生层级提升
□何 捷
字数:2573
2025-01-05
版名:知行
美国教师阿里尔·萨克斯(Ari-el Sacks)在其所著的《整本书阅读如何做》一书中,提到两个有趣的概念:“镜子文本”和“窗户文本”。作者借这两个形象的词语,表达了整本书阅读中的文本选择。本文则借此阐述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从字面意思的学习,到字里行间思维能力的提升,再朝着字外空间的审美鉴赏、批判创造方向持续发展。
何谓“镜子文本”和“窗户文本”
所谓“镜子文本”,在书中指与学生密切相关联的文本。这里的相关联,可以理解为文本中描写的内容与学生现有的生活相近,还可以指文本传递的信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的理解力相匹配,能自主看懂。面对“镜子文本”,学生好像在检视自己,梳理自己的思想。统编教科书中大部分收录的文本都是“镜子文本”。教科书中出现的课文,原本承载的功能就是提供学生自学时所需的样本,难度系数不高。为了引发学生自学的兴趣,文本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口味”,要反映学生现有的生活和思想状态,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学习。
所谓“窗户文本”,指的是和学生所熟悉的世界、正在发生的场景不同的另外一种生活、另一个领域的文本。文本中涵盖更宽广的历史背景,更具差异化的地理位置,揭示着更丰富多彩的人生体会,展示着与众不同的精神世界。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打开了一扇窗,借助窗口向外、向远处望,这扇窗连接到的是更加广袤的空间。
阅读“窗户文本”,可以获得不断深入、不断提高的契机。首先,窗户文本会有一个很重要的引子,如同开窗一样,引子的作用就是引导读者去打开、去试探。因此,引子很有趣、很有活力,能激发读者尝试,诱发读者去探索。其次,打开窗户后,眼前的风景让读者意外,更加牢固地吸引读者不断前进,持续而深入地阅读、分析、理解、判断、评价、审辨、创造。
从“照镜子”到“推窗子”,
让设计助力学生发展
文本可以是“镜子”,也可以成为“窗口”。在从“镜子”到“窗口”的升级中,学生完成的是从“照镜子”到“推窗子”的认知层级的提升。
教师执教前对文本的设计,对“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不设计,随意执教,那就只能停留在“照镜子”的层面,教学也停留在文字表面。显而易见,阅读“镜子文本”,学生能夸夸其谈,因为阅读行为发生在他们的“舒适区”,看起来阅读积累了经验,增加了阅读感受,实际上是在已知已会的层面上“滑行”。如果教师设计合理,科学执教,则能够带着学生完成从“照镜子”到“推窗子”的改变。使学生的阅读从文字表面的浅层上升到思维层面的深耕,从关注文字“写了什么”到发现文字是“怎么写成的”,在思维层面上有所提升。
问题聚焦于什么样的设计能使学生从“照镜子”向“推窗子”发展?具体而言,在日常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注重以下三个方向:
方向1:关注“怎么写”,让设计指向作品的创生之秘
教师的教学设计常停留在让学生关注“写了什么”的层面,注重对语言文字进行识别、积累,最后用朗读予以巩固。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在意自己“获得了什么”,而不会让学生继续探索“还能有些什么”。教学设计上升到对写作方法的梳理、总结、探索,关注作品是“怎么写出来的”,可以让学生从作品中走出来,借助作品这扇窗,从文字表面进入到文字内部,沉入文字的组合中,探寻组合的规律,发现文章的组合密码,走向更灵动的组合空间。
例如,四年级上册《观潮》的学习的目标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如此壮阔的美景是怎么写成的呢?”经过研读学生发现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推进,将潮水的声音和形状交织在一起写,给读者带来一种强烈的画面感、冲击感,让读者心中产生鲜活、生动、清晰的感受,仿佛身临其境。这种声音、样子按照一定顺序交织推进的写法,学生可以运用在其他美景的描写中。发现写作之秘,学生就打开了一扇写作之窗。
方向2:关注“写得如何”,让设计指向作品结果的品鉴
新课标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有利于学生提升审美品质的设计,教师要在“五个能”上推进:其一,能辨别语言文字的优劣;其二,能做出个性化的分析;其三,能对作品细节或整体进行评议;其四,能自由表达对作品的欣赏;其五,能发现并对自己认为的问题进行批判。围绕“五个能”的设计,让学生能对作品予以审美品鉴,其最终结果是发挥创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全新作品。
例如,四年级上册《麻雀》一课,作者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教师带学生品鉴作品,评析作者到底“写得如何”,设计就不能停留在读懂“写了什么”的层面,而要如剥洋葱一样,在教学中层层解析,让学生欣赏文字营造出的危机感。作者营造的危机感源自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作者眼中的麻雀正在准备一场搏斗,因为紧张,全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吼叫;第二层,写出麻雀眼中的猎狗,在其看来猎狗是个庞然怪物,这样的落差,就让读者的心为之一紧;紧接着第三层,写出读者心中的共同感受——爱。作者也用文字透露了自己的观点,发出了自己的评议,“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作者直接点明了“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至此,这种爱的力量已经和读者产生了共鸣。读者的心在产生紧张感的同时,也被作品中透露出来的爱的力量所折服。
方向3:关注“为什么这么写”,让设计指向明确的写作意图
从目标入手去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更深层次的结果,更有机会和作者感同身受,形成共鸣,更有助于推动学习迈向深的层次。
例如,设计六年级下册《匆匆》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白朱自清先生创作的意图是“为了勉励青年学生珍惜时光”。当这一写作目的被理解时,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文中为什么要选择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同时也能欣赏“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样的句式,能明白朱自清先生为什么要选取这些事例。因为这是每位青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的,不是作家本人专属的,不是特有的。青年读起来会感到更亲切,感受也就更深。教师从目标入手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立意,学生理解了文章的选材、结构、表达特点等,才能系统、全面、深刻地走进文本,才能看到文本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看到文本中更丰富的世界。
学生不能总是“照镜子”,停留在自我欣赏的水平。阅读学习就是要常常“推窗子”,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助力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不断提升认知层级,获得持续发展,这才是阅读学习的意义所在。
何谓“镜子文本”和“窗户文本”
所谓“镜子文本”,在书中指与学生密切相关联的文本。这里的相关联,可以理解为文本中描写的内容与学生现有的生活相近,还可以指文本传递的信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的理解力相匹配,能自主看懂。面对“镜子文本”,学生好像在检视自己,梳理自己的思想。统编教科书中大部分收录的文本都是“镜子文本”。教科书中出现的课文,原本承载的功能就是提供学生自学时所需的样本,难度系数不高。为了引发学生自学的兴趣,文本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口味”,要反映学生现有的生活和思想状态,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学习。
所谓“窗户文本”,指的是和学生所熟悉的世界、正在发生的场景不同的另外一种生活、另一个领域的文本。文本中涵盖更宽广的历史背景,更具差异化的地理位置,揭示着更丰富多彩的人生体会,展示着与众不同的精神世界。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打开了一扇窗,借助窗口向外、向远处望,这扇窗连接到的是更加广袤的空间。
阅读“窗户文本”,可以获得不断深入、不断提高的契机。首先,窗户文本会有一个很重要的引子,如同开窗一样,引子的作用就是引导读者去打开、去试探。因此,引子很有趣、很有活力,能激发读者尝试,诱发读者去探索。其次,打开窗户后,眼前的风景让读者意外,更加牢固地吸引读者不断前进,持续而深入地阅读、分析、理解、判断、评价、审辨、创造。
从“照镜子”到“推窗子”,
让设计助力学生发展
文本可以是“镜子”,也可以成为“窗口”。在从“镜子”到“窗口”的升级中,学生完成的是从“照镜子”到“推窗子”的认知层级的提升。
教师执教前对文本的设计,对“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不设计,随意执教,那就只能停留在“照镜子”的层面,教学也停留在文字表面。显而易见,阅读“镜子文本”,学生能夸夸其谈,因为阅读行为发生在他们的“舒适区”,看起来阅读积累了经验,增加了阅读感受,实际上是在已知已会的层面上“滑行”。如果教师设计合理,科学执教,则能够带着学生完成从“照镜子”到“推窗子”的改变。使学生的阅读从文字表面的浅层上升到思维层面的深耕,从关注文字“写了什么”到发现文字是“怎么写成的”,在思维层面上有所提升。
问题聚焦于什么样的设计能使学生从“照镜子”向“推窗子”发展?具体而言,在日常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注重以下三个方向:
方向1:关注“怎么写”,让设计指向作品的创生之秘
教师的教学设计常停留在让学生关注“写了什么”的层面,注重对语言文字进行识别、积累,最后用朗读予以巩固。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在意自己“获得了什么”,而不会让学生继续探索“还能有些什么”。教学设计上升到对写作方法的梳理、总结、探索,关注作品是“怎么写出来的”,可以让学生从作品中走出来,借助作品这扇窗,从文字表面进入到文字内部,沉入文字的组合中,探寻组合的规律,发现文章的组合密码,走向更灵动的组合空间。
例如,四年级上册《观潮》的学习的目标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如此壮阔的美景是怎么写成的呢?”经过研读学生发现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推进,将潮水的声音和形状交织在一起写,给读者带来一种强烈的画面感、冲击感,让读者心中产生鲜活、生动、清晰的感受,仿佛身临其境。这种声音、样子按照一定顺序交织推进的写法,学生可以运用在其他美景的描写中。发现写作之秘,学生就打开了一扇写作之窗。
方向2:关注“写得如何”,让设计指向作品结果的品鉴
新课标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有利于学生提升审美品质的设计,教师要在“五个能”上推进:其一,能辨别语言文字的优劣;其二,能做出个性化的分析;其三,能对作品细节或整体进行评议;其四,能自由表达对作品的欣赏;其五,能发现并对自己认为的问题进行批判。围绕“五个能”的设计,让学生能对作品予以审美品鉴,其最终结果是发挥创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全新作品。
例如,四年级上册《麻雀》一课,作者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教师带学生品鉴作品,评析作者到底“写得如何”,设计就不能停留在读懂“写了什么”的层面,而要如剥洋葱一样,在教学中层层解析,让学生欣赏文字营造出的危机感。作者营造的危机感源自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作者眼中的麻雀正在准备一场搏斗,因为紧张,全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吼叫;第二层,写出麻雀眼中的猎狗,在其看来猎狗是个庞然怪物,这样的落差,就让读者的心为之一紧;紧接着第三层,写出读者心中的共同感受——爱。作者也用文字透露了自己的观点,发出了自己的评议,“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作者直接点明了“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至此,这种爱的力量已经和读者产生了共鸣。读者的心在产生紧张感的同时,也被作品中透露出来的爱的力量所折服。
方向3:关注“为什么这么写”,让设计指向明确的写作意图
从目标入手去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更深层次的结果,更有机会和作者感同身受,形成共鸣,更有助于推动学习迈向深的层次。
例如,设计六年级下册《匆匆》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白朱自清先生创作的意图是“为了勉励青年学生珍惜时光”。当这一写作目的被理解时,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文中为什么要选择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同时也能欣赏“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样的句式,能明白朱自清先生为什么要选取这些事例。因为这是每位青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的,不是作家本人专属的,不是特有的。青年读起来会感到更亲切,感受也就更深。教师从目标入手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立意,学生理解了文章的选材、结构、表达特点等,才能系统、全面、深刻地走进文本,才能看到文本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看到文本中更丰富的世界。
学生不能总是“照镜子”,停留在自我欣赏的水平。阅读学习就是要常常“推窗子”,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助力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不断提升认知层级,获得持续发展,这才是阅读学习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