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情”与“境”的小学道法课堂提问艺术
□王俊丽
字数:1533
2025-01-05
版名:教育理论
课堂提问,以其操作简便、反馈及时和互动高效的特性,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评价方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提问中,教师如何关注“情”与“境”,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呢?下面笔者结合两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分享自己的思考与实践心得。
案例一:无“情”之问
在教授三年级《我与规则同行》这一课时,为了自然而然地引出主题,我首先抛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列举出一些交通规则吗?”尽管这个问题直接指向了课程内容的核心,遗憾的是,由于未能构建一个具体而生动的情境,学生们的回答显得颇为零散且缺乏深入的思考。他们大多只是浅尝辄止地提及了一些耳熟能详的交通规则,例如“红灯停,绿灯行”等。
思考一:关注学生的“情”
由于提问过于机械,忽略了学生情感,导致学生的回答缺乏共鸣。未设置具体情境,学生难以持续思考并获得启发。假如能提出一个更具情境化的问题,如“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发生的小事故或险情?当时你是怎么做的?”不仅能激发学生回忆起自己的生活经验,还能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对学情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即关注学情分析的“宽度”。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思维特点、生活经验上存在着怎样的差异?设计的问题,是否恰到好处,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又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这样的学情分析才能触动学生的内心,由此设计的问题,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案例二:无“境”之问
在教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诚实守信》这一课题时,我起初设计了一个直接而基础的问题:“你们知道诚实是什么意思吗?”尽管这个问题紧密贴合了教学内容,但遗憾的是,它缺少了生动的情境支撑,导致学生们的回答大多局限于课本上的字面解释,未能触及诚实的深刻内涵。
思考二:重视学习情“境”的构建
为了改进教学效果,我设置情境化提问:“如果你在四年级的考试中,发现同桌作弊,你会怎么做?为什么选择这样做?”并设计了一系列情境化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面对诚信挑战。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习主体”与“变化的境”之间不断地互动,使课程知识回归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生不仅会对“换位三部曲”(即理解、沟通、解决)形成高于概念的认知,还会对用“真诚坦率的沟通”去“有效化解矛盾”产生多种应对和解决的行为。这样的课堂提问,关注了作为学习支持的“境”,使学生在面对不同复杂程度的情境时,能够运用学科思维与方法、学科知识与技能,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健全的人格。
1.关注问题情境的生活性
生活,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源头活水。基于学生实际生活,设计“接地气”的问题情境,通过逐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直面矛盾—进行道德判断与价值选择—分享解决策略—提升媒介素养。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学习者,更能带着生活经验融入真实情境,学习如何在困境中坚守诚信,如何在冲突中寻找共识,培养了他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作出正确道德抉择的能力。
2.关注问题情境的冲突性
通过巧妙地设置认知冲突和思维碰撞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升道德判断力和行为选择能力。在《诚实守信》的教学中设计如“如果你在校园里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有很多钱,你会怎么做?是选择归还还是私自留下?”这样的情境,不仅考验了学生的诚实品质,更让他们在面对金钱诱惑时,学会权衡利弊,坚守道德底线。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融合“情”与“境”的提问艺术要求教师进行深入的学情分析,精准捕捉学生认知冲突点,构建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与求知欲,通过情境化、挑战性的提问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审慎选择,从而培养其道德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具备正确道德抉择能力的未来公民。
(作者单位:陕西省富平县流曲镇王寮小学)
案例一:无“情”之问
在教授三年级《我与规则同行》这一课时,为了自然而然地引出主题,我首先抛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列举出一些交通规则吗?”尽管这个问题直接指向了课程内容的核心,遗憾的是,由于未能构建一个具体而生动的情境,学生们的回答显得颇为零散且缺乏深入的思考。他们大多只是浅尝辄止地提及了一些耳熟能详的交通规则,例如“红灯停,绿灯行”等。
思考一:关注学生的“情”
由于提问过于机械,忽略了学生情感,导致学生的回答缺乏共鸣。未设置具体情境,学生难以持续思考并获得启发。假如能提出一个更具情境化的问题,如“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发生的小事故或险情?当时你是怎么做的?”不仅能激发学生回忆起自己的生活经验,还能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对学情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即关注学情分析的“宽度”。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思维特点、生活经验上存在着怎样的差异?设计的问题,是否恰到好处,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又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这样的学情分析才能触动学生的内心,由此设计的问题,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案例二:无“境”之问
在教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诚实守信》这一课题时,我起初设计了一个直接而基础的问题:“你们知道诚实是什么意思吗?”尽管这个问题紧密贴合了教学内容,但遗憾的是,它缺少了生动的情境支撑,导致学生们的回答大多局限于课本上的字面解释,未能触及诚实的深刻内涵。
思考二:重视学习情“境”的构建
为了改进教学效果,我设置情境化提问:“如果你在四年级的考试中,发现同桌作弊,你会怎么做?为什么选择这样做?”并设计了一系列情境化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面对诚信挑战。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习主体”与“变化的境”之间不断地互动,使课程知识回归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生不仅会对“换位三部曲”(即理解、沟通、解决)形成高于概念的认知,还会对用“真诚坦率的沟通”去“有效化解矛盾”产生多种应对和解决的行为。这样的课堂提问,关注了作为学习支持的“境”,使学生在面对不同复杂程度的情境时,能够运用学科思维与方法、学科知识与技能,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健全的人格。
1.关注问题情境的生活性
生活,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源头活水。基于学生实际生活,设计“接地气”的问题情境,通过逐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直面矛盾—进行道德判断与价值选择—分享解决策略—提升媒介素养。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学习者,更能带着生活经验融入真实情境,学习如何在困境中坚守诚信,如何在冲突中寻找共识,培养了他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作出正确道德抉择的能力。
2.关注问题情境的冲突性
通过巧妙地设置认知冲突和思维碰撞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升道德判断力和行为选择能力。在《诚实守信》的教学中设计如“如果你在校园里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有很多钱,你会怎么做?是选择归还还是私自留下?”这样的情境,不仅考验了学生的诚实品质,更让他们在面对金钱诱惑时,学会权衡利弊,坚守道德底线。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融合“情”与“境”的提问艺术要求教师进行深入的学情分析,精准捕捉学生认知冲突点,构建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与求知欲,通过情境化、挑战性的提问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审慎选择,从而培养其道德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具备正确道德抉择能力的未来公民。
(作者单位:陕西省富平县流曲镇王寮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