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趣智动:让音乐濡染学生的心灵世界

□ 杜小娟

字数:1565 2024-12-29 版名:教育理论
  音乐是一门艺术,可以激发想象、积聚灵感、渲染情感、浸润心灵。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依据音乐作品的特点,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引领学生在学习与体悟音律美的过程中获得“情趣智动”的全面感受,在欣赏音乐韵律与意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引导学生主动成为积极的音乐学习者与创造者,让美好的音乐带领学生心向阳光,自信成长。
  一、聆听欣赏,感受音乐的旋律之美
  聆听欣赏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首要环节。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聆听音乐作品,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欣赏音乐的词与曲,实现心灵与乐曲的自然碰撞,在聆听中品味、跟唱、想象,感受韵之美,领略音之趣。例如学习《杜鹃圆舞曲》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整体聆听音乐,欣赏乐曲的节奏与旋律,用心感受乐曲中蕴含的情绪与意境。接着让学生和着乐曲模仿杜鹃鸟的叫声,仔细体会音乐的变化。同时,鼓励学生用手比划拍子,感受音乐的韵律感,这样学生全身心融入、品味、放飞想象,深化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欣赏,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放声歌唱,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情愫
  音乐是情感的自然外溢和真切表达。音乐教学就是要用音乐中蕴含的真挚情感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的心灵真正因乐而“悦”,让学生的音乐学习因乐而“跃”。情感是学生学习音乐作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歌唱音乐作品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而音乐情感的融入又能让学生的歌唱更加灵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放声歌唱,在歌唱中触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音乐直抵学生的心灵深处。唯有如此,学生的音乐学习才能真正找到托物寄情的归宿。如学习《采菱》时,鉴于北方的孩子普遍对水乡并不了解,笔者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向学生展示绿草茵茵、花开满园的美丽景色,接着向学生介绍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情感与意蕴,让学生跟着音乐吟唱,在歌唱中领略江南水乡的美景,体会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
  三、乐器演奏,焕发音乐的生命活力
  传统的音乐教学一般都只是引导学生欣赏和歌唱音乐作品,而“情趣智动”的音乐教学倾向于在聆听与歌唱的同时,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好或特长的乐器演奏音乐作品,在演奏中更好地把握音乐的内在旋律。乐器演奏是学生内心情感表达重要的途径之一。教师要细心指导,让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乐器,设法调动学生乐器表演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乐器表演特长。比如在三年级学生学习《顽皮的小杜鹃》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视频:鸟语花香的春天,一群小朋友到郊外游玩,他们被布谷鸟美妙的歌声吸引,怀着惊喜的心情去寻觅、追逐、游戏。接着让同学们聆听音乐,体会活泼可爱的小杜鹃形象,跟着老师的琴声伴奏用歌声表现对于布谷鸟歌喉的赞美。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用竖笛来演奏这首音乐作品。在演奏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指导学生细心体会四拍子的强弱特点,用心学习C调下行音阶的断吐音,鼓励学生自由地用乐器表达情感,品味竖笛的优美音色。如此才能将音乐的灵动与学生的主动完美融合,在乐器演奏中焕发生命活力,带领学生抵达真情流淌的美好意境,让乐学、勤学、善学成为音乐教学的一种自然状态。
  四、音乐律动,理解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核
  美好的音乐往往能激起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涟漪。学生学习音乐,不仅要学习聆听音乐、歌唱音乐、演奏音乐,还要领会音乐律动,体悟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核。音乐律动能够使学生的身体、心理与情感完美契合,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与音乐想象。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借助音乐律动激发学生各个感官积极参与,体会音乐作品的意蕴,理解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核。
  综上,在“情趣智动”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突出音乐学习的趣味,化解学生学习音乐中的各种困惑,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聆听,大胆歌唱,自由演奏,积极探索音乐教与学的新范式,提升学生学习的收获感、满足感和成就感。
  (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慧泽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