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取消作业看教育减负的边界

□李青

字数:1428 2024-12-25 版名:声音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但减负的方式和尺度却需谨慎拿捏。近日,深圳某小学因家长投诉作业太多,涉事教师随即宣布取消全科作业,此举不仅未能平息争议,反而激起了更大的讨论。这一极端反应,折射出教育减负政策执行中的盲区,也引发了笔者对教育责任与减负平衡点的深刻思考。
  事件的起因是,一位家长向教育局投诉,称其二年级孩子的作业量过多,常需熬夜完成。这一投诉引起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涉事教师在没有与家长深入沟通的情况下,直接宣布取消所有科目作业。这一决策虽有回应家长诉求的初衷,但操作简单粗暴,忽视了作业的教育功能,也未考虑其他家长的意见。
  作业量是否合理,的确是个需要关注的问题。但教师的这一做法,无异于“因噎废食”,放弃了作业这一重要的教育手段,甚至引发了新的矛盾:其他家长开始质疑,取消作业是否会削弱孩子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养成。
  近年来,随着“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教育减负成为主旋律。然而,减负的目标是优化,而非简单地减少,更不是完全取消。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巩固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适量作业不仅能帮助他们巩固课堂所学,还能培养他们基本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学习习惯。
  然而,在实践中,减负常常被片面理解为“去掉负担”。不少教师和学校在政策压力下选择“一刀切”的方式,要么取消作业,要么将原有的作业转嫁给家长。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非但无法实现减负的初衷,还可能加剧家校矛盾,甚至损害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能力发展。
  要破解作业量过多与完全取消的两难困局,需要对作业的设计与执行进行深刻反思。
  一是作业量要适度。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规划作业量,避免超出学生承受范围。对二年级学生而言,作业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这不仅符合教育规律,也能为学生留出更多自由活动和家庭互动的时间。
  二是作业质量要提升。减负不是减掉作业,而是减少机械重复、低效的作业。教师应着眼于作业的教育价值,设计兼具趣味性与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阅读、绘画、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是加强家校沟通。此次事件中,家长越级投诉、教师单方面决定,反映出家校关系的不良互动。教师应主动了解家长的具体诉求,而家长也应首先与班主任沟通,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只有通过建设性的对话,才能在作业问题上找到彼此的平衡点。
  四是学校管理要优化。学校应建立健全作业管理制度,对各科作业进行统筹规划,避免教师各自为政,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监督和指导,帮助学校在政策落实中找到科学方法,而非片面追求“零投诉”。
  此次事件中,教育局的回应耐人寻味——“家长可以选择不做作业”。这一表态看似灵活,实则推卸了教育指导责任。教育局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督者,理应在作业设计、课程管理等方面提供科学指导,而非以“选择权”的方式将矛盾转嫁给家长和教师。
  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政策、学校、教师和家长协同努力。作业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习惯,而教育的价值则在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对作业的设计与执行应以此为核心,在减轻负担的同时,不忘教育的初心。
  减负不是教育的终点,而是起点。它要求我们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合理设置学习任务。取消作业看似简单,但实质上是对教育责任的逃避。唯有在减负与提质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才能回应社会对优质教育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