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中层干部的“想头、劲头、奔头、甜头”
□叶青
字数:1169
2024-12-25
版名:声音
近段时间,在深入多地基层学校教育督导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县域中小学尤其是位置较偏、规模较小的乡村学校,出现了中层干部请辞不想干和空岗无人干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
中层干部是落实学校管理工作的“四梁八柱”,处在“兵头将尾”的关键位置,是推进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人力支点。一些学校的中层岗位为何会出现“贫血”式冷遇?与学校校长、中层管理干部和广大教师深入交谈,给了笔者许多启示。除了部分新入职的年轻教师缺乏担当、不愿承担学校管理工作外,还有种种现实原因,让乡村学校、小规模学校中层岗位缺乏吸引力和获得感。一是在人际链接上没“想头”,二是在岗位权责上缺“劲头”,三是在个人成长上无“奔头”,四是在专业发展上少“甜头”。
基于此,要建设一支能干事、干成事、敢干事的中层干部队伍,促进基层学校良性运转,推动学校健康优质发展,须在解决中层干部“想头、劲头、奔头、甜头”四重奏上下功夫。
办好后备干部“培养营”。县域教育行政部门应将中层干部培养纳入顶层设计,将有能力、能担当的年轻教师纳入后备干部培养对象,组建学习、研究与发展共同体,分岗位、差异化蓄足学校中层干部的“源头活水”,跟踪管理,精准滴灌,让他们对新时代学校中层岗位职责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增强敬岗、爱岗、惜岗意识。
种好角色定位“责任田”。县域教育主管部门应统筹系统内各项检查、评比与考核,减轻基层学校迎检负担,减轻中层岗位工作负担。中小学校要让中层干部有自由选岗、自主工作的权利,变“要我干”为“我要干”,积极倡导分工不分家、放手不多手、补台不拆台的中层干部工作氛围。学校校长要积极引导中层干部形成学校管理站位意识,在中层之“格”上布好“局”。中层干部也要明确角色定位,潜心种好工作责任田。
建好专业成长“素养库”。常言道:“干部干部,既要干事,又要部署。”在学校管理过程中,部分中层干部过多专注“干事”,“部署”的素养与能力稍显滞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教师提供有效帮助、指导和支持的能力偏弱。因此,中小学校要采取“传帮带”“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丰富中层干部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提升组织协调、合作应变、自我调整和有效沟通的能力,修炼思想引领力、战略行动力和组织治理力,推动中层干部专业成长与蜕变。
搭好机制保障“甜品屋”。县域教育主管部门对政治信得过、业务素质高、发展有潜质的中层干部,要善用搭梯子、压担子、给位子的办法,不拘一格大胆使用,树好用人用才“风向标”。与此同时,还要将学校中层岗位的相应权益调整到一个新的平衡值,从工作量核定、职称评聘、评先树优、绩效工资发放等方面,制定城乡、校际一盘棋的工作机制,并适当向乡村学校、小规模学校倾斜,打好学校岗位待遇与权益保障的“明白拳”,不断缩小城乡、校际中层待遇差距,让“有点甜”的中层岗位有人干、稳得住、干得好。
中层干部是落实学校管理工作的“四梁八柱”,处在“兵头将尾”的关键位置,是推进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人力支点。一些学校的中层岗位为何会出现“贫血”式冷遇?与学校校长、中层管理干部和广大教师深入交谈,给了笔者许多启示。除了部分新入职的年轻教师缺乏担当、不愿承担学校管理工作外,还有种种现实原因,让乡村学校、小规模学校中层岗位缺乏吸引力和获得感。一是在人际链接上没“想头”,二是在岗位权责上缺“劲头”,三是在个人成长上无“奔头”,四是在专业发展上少“甜头”。
基于此,要建设一支能干事、干成事、敢干事的中层干部队伍,促进基层学校良性运转,推动学校健康优质发展,须在解决中层干部“想头、劲头、奔头、甜头”四重奏上下功夫。
办好后备干部“培养营”。县域教育行政部门应将中层干部培养纳入顶层设计,将有能力、能担当的年轻教师纳入后备干部培养对象,组建学习、研究与发展共同体,分岗位、差异化蓄足学校中层干部的“源头活水”,跟踪管理,精准滴灌,让他们对新时代学校中层岗位职责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增强敬岗、爱岗、惜岗意识。
种好角色定位“责任田”。县域教育主管部门应统筹系统内各项检查、评比与考核,减轻基层学校迎检负担,减轻中层岗位工作负担。中小学校要让中层干部有自由选岗、自主工作的权利,变“要我干”为“我要干”,积极倡导分工不分家、放手不多手、补台不拆台的中层干部工作氛围。学校校长要积极引导中层干部形成学校管理站位意识,在中层之“格”上布好“局”。中层干部也要明确角色定位,潜心种好工作责任田。
建好专业成长“素养库”。常言道:“干部干部,既要干事,又要部署。”在学校管理过程中,部分中层干部过多专注“干事”,“部署”的素养与能力稍显滞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教师提供有效帮助、指导和支持的能力偏弱。因此,中小学校要采取“传帮带”“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丰富中层干部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提升组织协调、合作应变、自我调整和有效沟通的能力,修炼思想引领力、战略行动力和组织治理力,推动中层干部专业成长与蜕变。
搭好机制保障“甜品屋”。县域教育主管部门对政治信得过、业务素质高、发展有潜质的中层干部,要善用搭梯子、压担子、给位子的办法,不拘一格大胆使用,树好用人用才“风向标”。与此同时,还要将学校中层岗位的相应权益调整到一个新的平衡值,从工作量核定、职称评聘、评先树优、绩效工资发放等方面,制定城乡、校际一盘棋的工作机制,并适当向乡村学校、小规模学校倾斜,打好学校岗位待遇与权益保障的“明白拳”,不断缩小城乡、校际中层待遇差距,让“有点甜”的中层岗位有人干、稳得住、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