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初中英语以读促写课堂教学实践

□李 娜 张 敏

字数:1541 2024-12-22 版名:教育理论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22年版)》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分为三个学段且各学段设有相应的级别,其中对于初中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要求为:要了解和运用各种阅读技巧和基本的写作技巧。下面笔者将以产出导向法为理论依据,探索其在初中英语以读促写课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一、产出导向法概述
  产出导向法理论(Produc-tion-OrientedApproach,以下简称POA)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在2015年提出的,并在近十年的时间中不断通过实践研究完善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的外语课堂教学理论。POA理论是由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三个部分构成,其中教学理念是整个教学系统的指导思想。它主张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全人教育说。POA倡导输入性学习和产出性运用紧密结合,以此摆脱学用分离、学习效率低下、评价方式单一的弊端,并且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努力表达以此来实现目标语言的巩固、内化并发展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体系。
   二、初中英语以读促写课的教学现状
  写作可以促进学生内化目标语言,掌握字词句法,增强语篇分析能力,学会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积句成篇以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以读促写课是将学生的两种能力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现阶段的中学英语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普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对语言材料的处理方式上存在“满把抓”现象。有限的课堂时间分散在多个焦点上,从而降低了学习的有效性。其次,学用分离现象严重。教师在处理阅读和写作时,将其视为两种独立的课型和教学任务,并未将二者融合。再次,教学方式过于呆板,并未真正锻炼学生的理解、概括、归纳、深入思考等能力,因此造成学生阅读能力只停留在浅层次的文章翻译层面。最后,评价方式单一。教师往往更强调教师评价,而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往往被忽视,因此不能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
   三、产出导向法在初中英语以读促写课中的应用策略
  产出导向法将教学流程分为三部分,即驱动、促成和评价,三部分相互融合,相辅相成。
  (一)产出驱动
  对于以读促写课来讲,我们应以写作为产出驱动。首先,教师必须明确写作任务和写作目标,学生只有明确了自己的任务以及要达到什么要求,在尝试任务产出的时候才能明确知识缺口,制造知识的“饥饿感”,在阅读促成的环节中才能够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去学习写作所需要的语言层面、结构层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在驱动环节中,教师一定要创设具有真实性、挑战性和产出目标达成性的场景驱动,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社会交际场景中,这样才能快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主观能动性。
  (二)有效促成
  促成是指教师为帮助学生实现产出目标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强调“学用一体”理念,即边学边用,学一点用一点。且POA强调在促成环节中一定要根据产出需求,从输入材料中挑选出有用的部分,进行深度加工、练习和记忆及选择性学习。针对以读促写课,如果学生采用非选择性学习,从头到尾仔细地加工语料中的所有语言现象的话,必然会耗时费力且效率不高。因此学生在对原材料进行学习加工的时候一定要更加关注文章的内容、语言形式及篇章结构。这样学生在练习产出的时候才能有理有据、有话可说。
  (三)注重评价
  教师必须要注重评价,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这也是POA中的一个重要环节。POA认为,教师应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成为各类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合作者。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初中英语以读促写课教学在提升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需要结合学情和文本内容、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陕西省杨凌区高新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