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AI自习室成校外培训新“变种”

□关育兵

字数:1162 2024-12-18 版名:声音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AI自习室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模式,迅速在教育市场中崭露头角。这种结合了人工智能与传统自习室的全新模式,以其高效、精准的特点,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学生和家长的目光。然而,随着其快速崛起,一系列潜在问题和风险也逐渐浮出水面,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新兴学习模式。
  A I自习室的兴起,源于其精准定位和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相较于传统的教培机构,AI自习室在投入和费用上更为经济,同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这一模式的出现,正好击中了当前教育辅导市场的痛点,满足了学生和家长以更低成本获取更高效学习体验的需求。
  然而,在AI自习室快速发展的背后,却逐渐显露出其作为教辅培训的多重“变种”特征。一方面,一些AI自习室品牌打着“高效提分”的旗号,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题目推荐。然而,这种看似高科技的教学方式,实际上仍是一种应试导向的校外培训形式。其根本目的仍然是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非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种应试教育的延续,不仅违背了教育的初衷,还可能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另一方面,AI自习室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违规行为也不容忽视。为了吸引学生和家长,一些AI自习室夸大宣传效果,甚至虚构教学成绩。这种不诚信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评估机制,一些AI自习室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师资力量薄弱。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能对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造成打击。
  除了上述问题,AI自习室还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学生长时间面对电子屏幕进行学习,容易出现视力下降、颈椎疼痛等身体健康问题。同时,过度依赖AI自习室的学习模式,也可能削弱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他们可能变得过于依赖电子设备,缺乏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从而影响其全面发展。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AI自习室与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政策导向存在显著差异。教育部强调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分阶段实施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加强教师培训和实践活动。而AI自习室提供的个性化学习支持和精准教学,可能更强调应试能力的提升。此外,教育部注重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广泛实践活动,而AI自习室则更依赖于自身技术平台和资源库,缺乏与更广泛教育领域的交流和合作。
  A I自习室作为新兴学习模式,展现出多重校外培训“变种”特征,带来潜在风险。为保障学生权益和教育公平,需加强监管和规范管理,制定明确政策,严格把关资质、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同时,加强日常监管和评估,并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总之,应理性看待AI自习室发展,加强监管,确保其健康有序,以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