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始于对孩子的洞察与理解

—— 读《教育,从看见孩子开始》

字数:1386 2024-12-18 版名:悦读

  
   □李璐宇航
  从教以来,我阅读了很多教育专著,其中《教育,从看见孩子开始》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我。本书的作者朱永新教授,是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的领军人物,也是新教育实验的发起者与实践者,他的学术成就与教育实践,为这本书增添了厚重的底蕴。
  《教育,从看见孩子开始》一书,以跨时空对话的形式,将陶行知、叶圣陶、蒙台梭利、杜威、苏霍姆林斯基这五位东西方教育大家的理念串联起来并进行了新的建构,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盛宴。这种独特的叙述方式,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大师们面对面交流,在东西方教育理念的碰撞中,激发出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思考,坚定了我们中国人的教育自信。
  在朱永新教授的引领下,我走进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世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并非高高在上、远离生活的抽象概念,而是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起点,应注重从生活的细枝末节中汲取教育的力量,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成长。陶行知先生强调的“真善美”教育目标,也为我们的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即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独立的思想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以及独立的职业精神,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人。
  我跟随朱永新教授的脚步,走进了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殿堂。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观点,让我意识到,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他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孩子的可能性,善于发现孩子的潜能和兴趣特长,并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与帮助,让孩子在探索中成长,在失败中进步。
  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世界里,我理解了“关注儿童”的重要性。蒙台梭利对早期儿童教育,特别是0—3岁儿童的动作和专注力发展的研究,让我意识到,儿童时期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她提醒我们,要关心儿童的现在,不要以牺牲孩子现在的幸福为代价去换取未来的成功。因为每个阶段的幸福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法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多的自由,让他们在一个温馨、亲切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杜威的教育思想则让我看到了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他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让我意识到,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和书本知识,而应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他也强调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认为家长和学校应该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最后,我走进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世界。他提出的“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是家庭的镜子”的观点,让我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榜样,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美好品质去影响孩子,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学会做人、做事。他也提醒我们,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孩子创造幸福的童年。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理解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引导孩子发现自我、认识世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看见孩子”,让孩子站在舞台的中央,成为教育的主体和中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面向未来,面对挑战,我们需要以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心态去重塑教育。我们要以孩子的立场为出发点,同心合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我们教育人的最大努力和贡献。因为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未来就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